2011年楼市江湖,热点频出,在调控大背景之下的市场,犹如火山爆发般地激发了前所未有的潜能。无论是产品的推陈出新,还是营销手法的千变万化,乃至新房二手房贴身肉搏,无一不展现出2011年成都楼市的精彩。
事实上,在2011年初,不少圈内圈外人士纷纷对2011年楼市定位为淡市,理由很简单,那就是"三限"之下,市场之手已经由卖方左右变成买房决策。年终岁末,盘点一年楼市,蓦然回首间,2011年淡市不淡,变化的其实只是,楼市正在回归原本的价值轨道。
是什么让一些人觉得市场开始由以前的仰望到现在的平等对视?那不过是由于过去的市场太火爆,才使开发商感觉到现在市场"淡了"。从市场的规律来看,目前的楼市销售速度合理,房产行业的暴利时代结束了,高品质产品、合理利润才是行业发展的出路。
调控时代,楼市操盘手们终于在狂飙猛进之后,轻轻点下刹车,高速奔跑后突然减速的压力顿时显现,但也正因压力,也使得2011年的成都楼市真正价值回归,开发商们越来越找到了房地产开发的本真,开始在价值、诚信、产品锻造等切实需要突破的地方上下其手,找寻楼市下一年,仍旧笑傲江湖的砝码。
冲量大战开发商跑步促销
2011年,如何跑量,如何快销成为楼市的一大主题和特色,当然"促销"就成为楼市中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降价、优惠、分期付款、保值承诺、买房送车位等在之前购房者想都不太敢想的事情,终于在2011年变成了现实,促销成为2011年楼市的一个常态。
【典型事件】
●11月,楼市一哥万科旗下的成都万科在成都率先发起了年末的冲量之战。除与媒体合作推出"团购"外,旗下海悦汇城、金润华府、蚂蚁工房、金色领域、魅力首府、国宾首府等全部进入冲量状态,并在19日全系列产品启动闭馆销售,以历史低点价冲刺市场。
●11月,本土旗帜性开发商蓝光地
产发动了"赢在第四季"的促销动作,推出"全川购房最惠待遇",旗下多个项目推出大量"一口价"房源,以从整体上跑赢市场。
●2011年"无条件退房"、"楼市保值计划"重出江湖。朗诗推出"降价补差"的政策、合能在成都的系列产品打出最高直降40%的旗号、戛纳湾推出了"置业保障计划,"响亮喊出"退房无条件,买房零风险"、东山国际新城推出"3年保值计划"等。
营销创新电商微博中介齐上阵
【典型事件】
2011年,楼市调控持续向前,投资者撤了,开发商急了,价格降了……市场面临考验。处于逆市中的房地产开发商纷纷抠脑壳,一大批以前闻所未闻的营销招数也随之出笼。于是乎,诸如房产电商、微博营销、二手房中介卖新房等各式各样的营销手段粉墨登场,为2011年成都楼市写出了精彩一笔。
●此前,潘石屹、任志强等20家房产开发商组成中国首个房地产电子商务联盟,打出"房价你做主"的口号,称要拿出100套房产在网上0元起拍,将"定价权"完全交给购房者。与此同时,成都也同样有部分网络媒介,和开发商合作推出了房产电商业务。
●面对市场重压,一二手房联动已经成为普遍策略。目前成都伊诚地产已经与绿地、华润、蓝光、万通、中海等多家开发商旗下的项目建立了代理关系,在销售二手房的同时也在门店进行新房的
销售。据了解,在成都市场上,二手房中介做一手房分销、代销业务正呈现扩大化趋势,目前加入这个行列的不乏伊诚、21世纪不动产、富房、中原地产、满堂红等品牌二手房中介的身影。
●微博时代,微博也成为房产营销的一个重要舞台,无微博,不营销。在成都楼市,最早行动起来的是东山国际新城的微博"成都一生之城"。会理县新闻图片领导悬浮事件发生之后,东山国际新城在第一时间也让会理县的三名领导"造访"了他们的项目。在经过微博的病毒式传播后,获得了数以百计的转发。郭美美事件也被嫁接到了他们的广告当中。
亮点频出新旧房价倒挂商业崭露头角
【典型事件】
2011年,成都楼市亮点频出,住宅市场因受到限购等政策调控的影响,促使众多开发企业转战商业地产,一时间楼市商业地产无限繁荣,城市综合体举目望去,满街都是。同时,新房忙着跑量,致使众多楼盘优惠幅度加大,楼市一二手房的价格出现倒挂现象。
●2011年,成都楼市城市综合体之战烽烟四起。金牛万达广场110万平方米;新世纪环球中心176万平方米;世豪广场80万平方米;绿地国际花都近100万平方米;龙湖时代天街183万平方米;华润万象城24万平方米……品牌开发商在城市综合体的较量上似乎前所未有地卖力。来自四川省商业地产联盟的数据:光是今年上半年,成都在建和立项的城市综合体就已经达到88个,商业体量近千万平方米。
●新、旧房价倒挂。今年下半年以来,成都二手房市场一直是一种不温不火的状态,不少房源的持有者均保持着一个相对较高的心理价位,如果达不到则不愿轻易出售,而作为买房的购房者则因为市场状态等多种因素也不愿意轻易出手,从而导致二手房市场价格保持在以往的水平,而成交量却严重下滑。同时,二手房价格持续"坚挺"导致的一二手房价格倒挂,也开始促使一些购房者彻底放弃二手房转投一手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