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日报7月16日讯 门前溪水里筑起水坝,放上水上自行车、悠波球;屋旁挖出水塘,可垂钓、踩水车;院内有蒙古包、庭院伞;菜系是以鹅为主题的农家菜……近日,常山县青石镇砚瓦山村青年刘中清,利用自家庭院办的农家乐进入扫尾阶段,准备试营业。刘中清说,若不是被评为村里的“好青年”、顺利获得10万元贷款,这些绝妙的创意难以变为现实。
青年创业难,难在缺乏资金保障。今年4月以来,常山县实施“村村都有好青年”人才发展计划,在每个行政村选拔培养一名“好青年”,并根据道德品质、信用记录、经营能力(经济实力)、偿债能力等4个方面指标,采取百分制形式计算分值,确定星级,对其创业项目重点扶持。
青石镇是常山县星级“好青年”信用贷款的试点单位。5月,该镇31名“好青年”评定后,分别授予星级。根据信用不同,他们可获得授信额度30万元—50万元的担保抵押贷款,其中信用贷款3万元—10万元,贷款利率给予优惠。
“‘好青年’是全村人评选出来的,能够获得授信贷款,就是建立在他们良好的口碑上。”常山团县委书记李莉说,根据“好青年”创业实际资金需求,如果授信额度不能满足的,还可采取联保贷款、有效资产抵押、林权抵押、承包经营权质押等形式申请贷款,利率在同等条件同档次利率上下浮动20%。
目前,常山县342个行政村的“好青年”正在评选中,其中70%以上的青年,都已有或选准了创业项目。为帮助“好青年”变为创业青年,李莉说,县里将以此为突破口,进一步破解青年创业资金难题,并通过完善政策措施、优化服务保障、加大组织培养等途径,树立“好青年”创业典型,充分发挥他们引领创业的作用。(廖小兵 汪峻 封伶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