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昨日透露,今年成都市各郊区(市)县将新建24494套保障性住房。在"十一五"期间,成都市区(市)县已完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492套,其中廉租住房8170套,经济适用住房2322套。
保障房设施一应俱全
昨日,华西都市报记者来到崇州保障性住房安置小区九龙花园,这里入住的居民已经过半。专业物管公司的24小时入驻管理、设计精巧宽敞的配套环境,让这个拥有12栋楼群,共568套房源的小区,如同一个刚刚竣工的商品楼盘。
"我们这里的保障性住房小区,虽然位于成都近郊崇州,但已跟成都城里商品房小区没什么两样。"廉租户马强说,以前,一家三口"蜗居"在一间10多平方米的单间里,一住就是10多年,"做梦都没想过能搬进这样的新家。"
马强的新家有50平方米,小套二的户型让一家三口终于有了自己单独的小房间,厨房、卫生间、客厅等一应俱全。
"房子都不需要进行装修,水、电、气、光纤、电话这些全部配齐了,我们就是拎包入住。"马强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现在租金每月才40多元,一家人终于圆了"安居梦"。而像马强这样享受到住房保障的家庭,在崇州还有很多。
作为住房保障起步较早的区(市)县之一,崇州的住房保障工作走在了成都前列。崇州市住房保障办公室主任贾水学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3年多来,崇州累计采购、修建保障性住房1732套,让25个乡镇的城镇居民都纳入到了住房保障范围。
人均住房面积16平方米
成都市城乡房产管理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包括崇州在内,在刚刚过去的"十一五"期间,成都市14个区(市)县共开工建设廉租住房、经济适用房等各类保障性住房15896套,完工10492套。其中廉租住房13574套,经济适用住房
2322套。目前,区(市)县已完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10492套,其中廉租住房8170套,经济适用住房2322套。
随着住房保障政策体系从中心城区向郊区(市)县和乡镇的进一步延伸,从今年起,成都市郊区(市)县将大大增加保障性住房建设总量和规模。2011年,郊区(市)县将新建保障性住房24494套,目前建设项目的土地、资金已基本落实。全市14个区(市)县全部建立健全了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的住房保障政策体系,廉租住房收入标准达到当地人均可支配收入40%以上,住房面积标准达到了人均建筑面积16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