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财富故事 创业报道 创业榜样 创业政策 网络创业 理财课堂 创业手册 创业项目 前车之鉴 资本动态 学生创业

李彦宏:我的创业“魔鬼三角”

作者: 时间:2010年06月01日 信息来源:中国企业家网站
中关村为什么适合创业,我就不再细讲了,我想讲一讲互联网给技术人员带来了一些机会,其实技术创业无论是在中国也好还是在美国也好都是一个非常热的话题。但是当10年前我回来创业的时候,在这方面其实我还是多多少少有一点失望的,为什么?我讲一个更近一点例子,从谷歌一个技术高管来了之后特别惊讶,为什么?因为当时招的人基本上都是应届生,很少招一些有经验的人,问我为什么?我说这个是历史形成的,当10年前回到中关村创业的时候也是自己起草招聘的广告,我当时说我要招工程师,5年以上的工程师,会C++,会编程等等,或者也有一些进来我觉得根本不符合我的要求,那个时候在中国真正认真做技术的公司非常非常小,导致很难找到有若干年有技术经验的人,而在中国的这些跨国企业主要做要么销售、要么售前的咨询,售后的支持,后来发展出来一些所谓的研究院,做纯研究的,真正(英文)开发的技术人员非常少一直到今天我觉得都非常少,这就是为什么10年前创业的时候最后选择了从应届生开始招人,因为应届生起码从学校学的东西还没有忘掉。我们就是让他练练手,慢慢培养,最后起来可以做事情,而那些在很多公司做了几年事情,不但没有学会真正做最好技术的方法,反而把那些学生的基础知识忘掉了,他这是一个很不幸的现象,我们看到最近几年情况有所好转,也能招到一些有技术的人员。之所以过去没有技术优秀有经验的人,因为我技术好也没有用武之地,也不能找到钱,所以大家慢慢都去干别的了。所以早期在中国创业的时候我遇到了不少非常优秀的,以前是理工科的学生,但是他们都招了销售,因为销售有前途,而且能够升上去,这个一个现象一直到现在都有,但是比较以前弱多了。

    我们也看到最近这些年也有一些技术出身的人,他能够真正靠技术而不是其他的方式来创业成功。所以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也是在琢磨这个事情,百度能够做什么,能够给技术出身的人员提供什么样的机会?刚才我们讲了百度有几十万家的联盟伙伴,他们是通过收入的分成来跟百度合作的,我这里面简单举几个例子,不少人知道像(英文),是一个BT的下载软件,这些产品都可以通过跟百度分成来获得收益。刚才其实大致也讲了一下百度的10年成长的过程,我们2000年1月份开始在中关村注册创业,到2001年下半年,实际上是9月20日百度真正作为一个搜索网站面向终端网民发布的,很多人有一个认识,百度在终端搜索做的好是因为他有(英文),实际上根本不是,我们是最后一个做中文搜索的公司之一,大多数做中文搜索的公司都比我们早。那么,从这个时候开始,我们实际上有一个理想,就是说要让人们最便捷的获得信息,这样的支撑着百度走过了很多年,我们就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人们更便捷的获得信息。其实我从87年读大学一直到现在我认为我都是朝着这个方面努力的,为什么当时上图管系,我就觉得这个知识是非常的有意思,图书馆里面有很多书籍和知识,我希望组织起来让很多人更方面的找到他。

    在美国留学的8年我读书的时候是学的信息检索的工作,我的第一份工作做的华尔街日报的实时记录新闻的检索工作。我的第二份工作呢,做的就是互联网的服务器,后来就是我创业做百度的搜索,一直这样一个理想就是,20多年都没有发生过变化。我为此而骄傲,我看准了市场一直做下去,做到极致和完美。

    从2001年开始做大概到03年开始我们就做成了最大的中文搜索,从市容量大家已经是30%,已经是第一了。到2004年我们等于说也是把商业模式慢慢固定下来,主流的搜索引擎的商业模式已经统一下来了,这个时候开始准备上市,到2005年8月份上市,这个事情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印象。我们当时定价是27块钱一股,第一天涨到150块钱,当天的收款价涨了122块钱,当天的收款价比定价涨了350%多。由于它非常高的涨幅使得很多人印象深刻,这个涨幅一直到现在是没有人破获的,但是在金融泡沫期间是有过的,2005年8月我们上市的时候出现了这样一个现象,当时有很多人不好看的,当时在99年、2000年很多公司有这样的现象,我印象当中2005年8月5日,百度上市美国的媒体非常关注,他们都叫我去接受采访,他们都是直播,我们在不同的地方,还请了一些股票的专家在另外一个地方,大家去争论说百度这个上市,股票涨这么厉害意味着什么,我当时跟一个来自佛罗里达的股票专家就争,他说过去这么多年一个股票上市了,一旦它的当日涨幅超过200%、300%三年以后这些股票全部跌破了他的价格。他说你的股票2008年会到27块钱以下,我说不是这样的,你看到那些股票都是上市的时候不盈利,而百度是盈利的,其实中国的互联网其实刚刚开始,那个时候美国对中国还不是很了解,我说的话他也不一定相信。到今天百度股票大概是60、70块钱,在这之前百度做了拆股。这样一个成长的速度是非常少见的,所以也难怪当时很多专家不看好,其实那段时间很痛苦的,有很多人说你这个公司值很多钱,你为什么卖27块钱,甚至有一个阴谋论,说高盛在里头有一个阴谋,他故意压低价格。最近在美国一个媒体上还有人说这个是不是一个阴谋,但是我看这个事情是一个品牌事件,对于百度来说2005年的时候我们规模还很小,中国大多数人对搜索并不熟悉,也许有很多人用搜索,但是搜索多重要大多数不知道,而且很多人并不知道搜索是一个最好的他们推广服务的手段,而百度上市使很多人开始关注,而且是从商业上开始关注,一下子上市以后能够涨的这么快,大家开始关注百度是怎么赚钱的,就开始问这个问题了,它实际上催熟了中国搜索的市场,它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我觉得以前按照中文搜索的成长速度这个价钱是合适的,如果按照惯性往前走我们当时就值27块钱,按照现在的合理价格是2块7。

    这样一个上市的事件使得很多人开始关注,这个市场一下子比以前加速的成熟,越来越多人用我们的搜索,投广告,这个事情使得中国搜索市场又出现了一次加速。我刚才讲到一个星期之前我们实行拆股了,在我的记忆当中也是没有人这么干的,大家就是说比较常见的是2:1拆股,或者3:1拆股,再高的就比较少见了,我见的比较高的就是一股变四股,一股变十股至少在近些年是没有过,所以这个拆股我们内部也是有很多争论,就是说要不要这么激进的拆股,因为这个股票要是几百块钱大家觉得这个是一个很成功的公司,如果市场不好掉下来就很难看了,比如说拆股,后来到互联网泡沫,到99年2000年的时候拆了以后就往下掉,如果你今天看一些互联网的新闻,苹果的市值已经超过了微软,过去十年微软的市值跌了不少,由于他拆股拆的比较勤,二十多块钱的股票给人的印象不是很高,所以我们当时跟投行商量怎么拆,投行建议一股拆六股,十股太激进了,而这个算法他们说一个正常的美国上市的股票,就是消费者的精力,或者散户接受的程度大概是20到40块钱是他觉得最容易接受的,又不觉得这是一个失败的公司,如果20块钱以下从一般的投资者心理来讲他会觉得这个公司不好,而超过40块钱他就觉得这个股票贵了,买起来心里有一点负担,因为我们讨论是在几个月之前,说最好不要这么拆,我们想来想去,基于我们对中国互联网的市场,百度的发展,各个层面来看,我们最后还是选择了一拆十,最后还是没有到20到40,对散户心理上还是比较贵,但是事实证明拆的还是比较成功的,因为我们宣布拆的时候股票就涨了很多,而实际拆的几天又涨了很多,所以投资者还是非常看好这个发展的。

    

  • 136人
  • 0人
创业 相关的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