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湾,如何共建中国电力能源基地?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危机过后,必将需要新的更充足的能源供应来保障新一轮的发展。
站在这一背景下思考三门湾的开发,在战略上应该如何选择?
三门湾是能源富集之地,电力能源充足,结构合理,又距离大电网负荷地区近。能源正是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成为华东电网清洁、高效的“动力源”,是三门湾顺应长三角经济一体化、参与区域分工合作的战略举措。因此,开发三门湾关键之一在于共同打响能源牌,将能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
可以说,三门湾三县有条件、也有必要、更有信心成为东部沿海重要能源基地。
那么,共建一个中国能源新城,在战术上如何落实?
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但需要几个电厂的融入,更需要三县、两市的倾心投入,立足三门湾,置身于沿海产业带、长三角,放眼全国,以开放合作的胸怀共建一个能源新城。
为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象山县已经建立能源管理机构,安排专项扶持资金,加大政策扶持力度。这对于处在发展初期的新能源产业来说尤其需要。所以,政府要在营造投资建设环境、加强资金保障、放宽行业准入、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作更多的努力。
发展需要合作,合作需要平台。打破行政和地域限制,建设配套的能源产业园区,有利于进一步实现资源共享,加大研发和产业化的力度。要以洁净煤、核电、风电、潮汐电等新能源技术为重点,依托各企业和各电厂的技术人才优势,构筑新能源产业发展的技术、人才、创新体系,延长产业链,争取成为国家级新能源技术创新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