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三位一体”勾勒台州港口物流发展蓝图

作者:刘绍翔 陈巍 时间:2011年09月05日 信息来源:中国台州网

    海陆联动助推全市物流转型升级

    《浙江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规划》上升为国家战略伊始,我市就把海洋和陆地作为一个整体来谋划,既做到“眼中有海”,又做到“心中有陆”,通过统筹海陆资源要素配置,发展海洋经济。

    “台州港发展集装箱海陆联运有基础、有条件,应从操作层面上加快破题。”大麦屿港务公司副总经理章国良说,之前台州企业有个心理习惯,运货首先想到汽运。但这种习惯正在改变,从2008年开始,钱江集团运往东北的摩托车从大麦屿港启运,至今已运出六七万辆。据测算,与陆运相比,每辆成本下降30至80元。大元泵业、洲煌实业等台州企业的物资也陆续“弃陆走水”。

    数据也佐证了上述变化,“十一五”期间,全市港口货物通过能力从2005年的1547万吨增加到2010年的4424万吨,新增货物吞吐能力2877万吨,年均增长23%。集装箱吞吐量也迈上一个新台阶,2010年完成12.2万标箱,年均增长20.8%。台州港现有内外贸航线6条,其中“十一五”期间新增4条。

    “助推全市物流转型升级,还要有完善的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张剑斌说,这其中实现“海公”、“海铁”、“海河”联网是关键。

    翻开《台州市“十二五”重大建设项目规划》(征求意见稿)可以看到,“纵向建设甬台温高速复线跨海大桥及连接线工程,实施头门港、大麦屿港、龙门港、健跳港疏港公路工程;依托甬台温铁路为主的沿海铁路大动脉,实施金台铁路工程、大石化铁路支线、临海头门铁路支线,加快大麦屿港铁路支线等前期工作”等字眼,成为我市“十二五”期间实施千亿基础网络工程的热点。

    据悉,“十二五”期间,我市还将投入150亿元,用于港区码头、航道、锚地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集装箱吞吐量力争达到50万标箱,并朝亿吨大港的目标努力。

    创新金融信息服务打造现代物流港

    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带来的是大项目、大投入,航运企业对金融信息配套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5月31日,在市港航局组织的全市航运业银企合作洽谈会上,来自全市各地的70余家航运企业,通过“运力+货主+融资”的三合一联盟发展模式,与17家银行建立新型银企合作关系,获得了25亿元的授信额度,一举破解了当前银根紧缩下遭遇的资金瓶颈。

    而放眼台州港,一个个港航服务功能区和物流信息公共平台正在加快建设。未来几年,我市将崛起海港通关、航运服务、物流信息、船舶经纪等高端服务业,港航物流将变得更为便捷。

    “通过强化航运金融创新服务和信息支撑,引导银行发展各类航运金融服务,鼓励各类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开发航运金融产品。让政府投资、信贷、保险、风险投资和民资、国资进入港航产业,才能把港航物流做大做强。”张剑斌认为,金融资本对海洋经济发展的支持应贯穿于全过程,无论是海洋经济的开发阶段、大规模项目建设时期、稳步发展期,抑或后续的整合优化发展阶段,都离不开金融资本对其他资本的示范和带动效应。

    据悉,我市已确定重点扶持发展船舶交易、船舶管理、航运经纪、航运咨询等航运服务业,积极发展船舶融资、航运租赁、金融仓储、航运结算、航运保险等航运金融服务,探索发展离岸金融业务。同时发挥电子口岸功能,提高物流信息系统应用水平,扶持发展物联网,强化金融和信息支撑。

    “构建大宗商品交易平台是核心,完善海陆联动集疏运网络是基础,发展港口金融、信息配套服务是支撑。”张剑斌说,“三者只有相互协同、相互作用、相互促进,才能打造集运输、物流、贸易、金融、信息和咨询等功能相融合的现代化港口服务体系”。

  • 91人
  • 0人
港口 相关的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