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余杭港航管理处统计信息显示,2011年4月,余杭区港区货物吞吐量总计为261万吨,创下了单月历史最高,位居杭州航区第一,占整个杭州航区的29.16%。
据悉,余杭港区有京杭运河、杭申线等国家级航道穿境而过,是杭嘉湖地区重要的水上枢纽,有着交通运输“金三角”的重要地位。如今的余杭港区,经营性单泊位装卸能力不断提高,岸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临港工业自备码头不断壮大,依托水路优势,有9家产值上亿的临港企业。
而今愈来愈多企业强烈意识到内河航运的重要性。杭玻、杭锅等一些大型企业都相继搬入余杭港区,货物运输主要走水路。余杭运河大桥边“五友建材”主打产品是建筑用混凝土,原材料绝大多数是水泥、石子、黄沙,公司负责人算了一笔账:从獐山运来的石子走陆路,运费是每吨8元;而走水路,运费是每吨4元,节省一半。一年下来,仅原材料运输一项就能节约成本约120万元。余杭区现有大型混凝土企业11家,80%由水路运送原材料,合计一年节约成本约600万元。
据了解,目前已投入运行的余杭港崇贤作业区(主要以钢材运输为主的物流市场)已建成南北港池两个,500吨级泊位23个,设计年吞吐能力581万吨;仁和作业区散杂区(以煤炭等散杂项目为主的港口物流平台)已建成南北港池两个,500吨级泊位24个,设计年吞吐能力550万吨,也已投入运行;正在做前期准备的临平作业区以集装箱泊位为主,拟建500吨级泊位13个。余杭港区将打造全省最大的内河港。
余杭港航管理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继续推进港口码头规范化建设、促进规模化发展。主要从三方面着手:一是推进崇贤作业区和仁和散杂区的规范化建设,作为省内最大规模规划作业区,规模效应逐步显现,在规范化管理上进行新探索,把规划作业区建设成经营堆放规范、装卸管理安全有序、吞吐量物流辐射范围广的港区;二是以文明创建、诚信码头考评为抓手,进一步推进码头的规范化建设;三是制订港口经营专项整治方案,用两年时间在全区开展港口码头经营专项整治,通过提升一批、规范一批、淘汰一批,在现有基础上提升港口码头规范经营水平,提高辖区码头整体规模和档次,提高现有岸线使用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