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良渚这片拥有5000年文明的土地上,良渚组团应如何运用好得天独厚的文化环境,渗透进产业发展?那就是发展文创产业。
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培植单个企业,更重要的是要着力培育文化创意产业网状价值力,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链的整合,以创意为核心强化相关产业的互动和协作。2011年,良渚组团管委会副主任张一巍、组团主任助理(浙江大学挂职干部)章燕,带领组团产业发展处及浙大研究生团队对组团产业链创新发展进行了系统研究。
为什么要搞文创产业产业链创新发展
在良渚组团范围内,以玉文化产业园、蓝都创意园、开源、柯力达、农夫乐园、千年舟等为代表的各行企业正在大力推进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在政府出台制定的一系列扶持政策下,一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和文化创意企业正迅速崛起。
然而,文创产业园区定位不清,仅仅是一种产品的集散地,缺乏产业链形态的经营等后天因素;产业链延伸远远不够,不能有效整合;区域之间的互补性差;资源的跨区域整合尚显不足;有些文化创意产业的盈利模式不成熟,还需加以探索。文化创意产业变概念为项目、变形式为内容,推动创意成果的产业化转化方面的能力有待加强,创意产品的市场增值能力不强,成为组团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当然,这不仅是良渚组团文创产业存在的问题,也是当前文创产业存在的一个通病。许多行业发展文创并不重视与自身品牌相关消费品的开发,更多的是从事内容的生产和业务的传播,即使少数电视媒体开发了相关消费品,也仅局限于纵向一体化的产品开发与推广。
何种原因阻碍了文创产业产业链发展
现阶段文创产业普遍存在规模偏小、融资困难、专业人才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是仅靠政府的政策支持,或企业短时间自身的努力就可以实现的。企业的成长需要时间,人才的培养也需要时间。
文化创意产业未来的发展必须形成“原创”、“生产”和“营销”三个环节密切相关的产业链。一方面,创意产业融入相关产业,以其特有的知识、文化与创新大幅度提高产品附加值,带动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从而在新一轮产业升级及产业结构调整优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另一方面,文创产业利用别的企业已有的生产能力和相对比较成熟的营销渠道,形成其企业外的产业链,解决产业链断裂、产值太低等问题。
如何创建独具良渚组团特色的文创产业产业链
良渚组团文创产业产业链的发展模式,应该从文化产业的自身条件出发,结合地方文化特色、产业特色,因地制宜。根据良渚组团文创产业发展现状,借鉴国外成功经验,在现有情况下,消除文化创意产业价值链之间的割裂状态,加强创意产业对其他产业的关联性和渗透性,是重中之重。
今后,良渚组团管委会还将着重挖掘文创潜力。开展创意良渚基地文创产业产业链发展研讨以及浙江大学研究生团队实习基地挂牌启动仪式,以良渚组团文创产业链解读、创意良渚基地文明之光文创产业发展解读、如何构建文创产业网状价值力、文创品牌营销等课题为线,邀请浙大教授对创意良渚基地的文创及相关企业负责人进行产业链创新研究培训。逐步探索出一条规划共绘、基础共建、产业共兴的文创产业竞争力提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