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中旬以来,上证综指震荡上行,并于本月6日重返3000点上方。而创业板指数却从3月15日开始快速下跌,同样在本月6日跌破1000点关口。一直是A股热点的创业板为何在大盘上行时破位下跌?是炒作“退潮”还是估值向下修复?未来创业板又将如何演绎?这些问题让很多投资者关注。
15个交易日跌去10.4%
尽管上周最后两个交易日,创业板指数有所反弹并回到1000点上方,但其近期的一轮急跌还是让很多投资者心有余悸。
记者发现,创业板指数从3月15日开始调整,并在3月28~30日这三个交易日内快速下跌5.41%。从3月15日~4月6日,创业板指数从1107.54点下跌至最低时的992.31点,最大累计跌幅为10.4%。而同期上证综指的涨幅却在3%以上。
从2009年10月30日首批28家公司挂牌上市以来,创业板已扩容至200家。创业板指数自2010年6月推出后经历了几番起伏,但在近期却连番遭遇暴跌。例如,创业板指数从去年12月20日的高点———1239.60点开始回落,一路下行至今年1月25日的968.32点,一个多月跌幅达到21.88%,而同期上证指数跌幅仅为8.07%。随后创业板指数在大盘带动下回升,但未能收复之前的失地,从2月22日反弹高点又开始回落,再度下探至当前1000点附近。
创业板为何“退潮”
自上市以来,创业板一直备受关注。去年市场热点一直集中在高成长性的中小盘股,被视为集新兴产业和高成长性于一体的创业板更是得到大量资金的青睐。不过,市场的走向总是变幻莫测,去年的“香饽饽”,如今却变成了“烫手山芋”,一轮急跌后,创业板成为“重灾区”。
“创业板的下跌是由多重因素引起的,首先今年市场风险出现转换,资金从创业板流出,转而流入估值较低的蓝筹板块,而创业板股票盘子小流动性差,容易出现连续的暴跌。其次,从估值上看,目前金融、地产等板块仅有8~10倍的市盈率,创业板的市盈率普遍在50倍以上,如果创业板的业绩增长不足以支撑高估值,市场出现大盘蓝筹股估值向上修复、创业板估值向下修复也是一个自然的风险释放过程。最后,同样是面向中小企业的新三板推出对创业板有一定的挤压效应。”中信金通证券金华营业部的投资顾问王川表示。
对此,明星基金经理王亚伟在华夏基金的年报中指出,创业板在持续扩容和解禁压力下,估值水平难以维持在目前高位,未来将经历去泡沫化的过程。
创业板还有机会吗
高估值被认为是此次创业板出现暴跌的重要原因,背后则是支撑高估值的创业板高成长性受到了市场的质疑。数据显示,沪深主板2010年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约为53.2%,这一数据要远高出创业板37.8%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后者甚至与中小板约41.3%的平均净利润增长率也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尽管近期不少创业板个股推出高送转的利润分配预案,但仍未像以往一样受到资金追捧,如每10股转增15股的金通灵、每10股转增12股派3元的新研股份不仅没能走出填权行情,反而出现暴跌。
申银万国在研究报告分析中认为,高送转个股本身并不能给投资者带来实际的收益,投资者追捧高送转股票,更多的是出于对公司成长性的看好。不过,从目前公布高送转分配方案的创业板个股来看,并非其成长性较好,而是因为在上市时它们超募资金较多所致。
估值不断向下修复,创业板“退潮”后是否还有机会?在4月6日创下992.31点的近期新低后,创业板指数连续两天出现反弹,这是否意味着经过短期暴跌后,创业板的风险已经得到释放?对于这些问题,分析人士认为,从中长期来看,创业板市场整体高估的情况或许将成为历史,市场的估值重心将不断下移。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一些优质个股不可避免地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错杀,这就为长线的投资提供了较好的入场时机。
“其实,创业板的机会还是有的。在调整到位后,或许创业板就缺一个龙头股的带动。”王川表示,经过连续杀跌后,创业板做空动能会有所缓解,就短期而言,虽然上周有所反弹,但还没有明确的筑底形态。不过投资者仍可以关注一些真正具备高成长性的创业板个股,特别是业绩稳步增长、行业前景广阔的个股,如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设备制造、新材料、环保等新兴产业领域的股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