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一系列新政“给力”各阶段教育
“到明年,全市每个乡镇都建成一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在2012年前基本完成对小规模小学、初中等学校的调整工作”、“2015年,职业教育实施全免费入学”……昨天下午,市教育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了未来五年,我市教育事业的总体规划和具体实施措施。
每乡镇均建一所公办幼儿园
近些年,“入园难”“入园贵”成了许多年轻家长们的“心头烦”。对于学前教育的投入问题,市教育部门出台新政要求:加大对学前教育的投入,通过3~5年的努力使其投入经费达到同级教育事业经费的3%以上。在学前教育资源的统筹方面,要求各地中小学校网调整出来的闲置校舍得优先用于办幼儿园。
同时,加强公办幼儿园建设,到明年,全市每个乡镇都需建成一所以上公办中心幼儿园。2015年,全市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例达到80%以上。
“着力解决‘入园难’等问题,加快公立幼儿园等建设。”市教育局党委副书记许建强说,新开发小区的土地出售时,要将用于建设配套幼儿园的土地单列出来,开发部门建成配套幼儿园后,要移交给教育部门办幼儿园。
100名城里老师将到农村去
2012年之前,要基本完成对小学100人以下、初中3个班规模以下学校的调整工作。许建强说,要加快撤并非边远山区和海岛的300人以下初中和200人以下的小学。
对于城市和乡镇教师资源不平衡问题,新政出台城乡校长、教师交流制,即到明年,全市从城镇学校选拔100名骨干教师到农村学校担任校长,从农村学校选送300名校长到城镇骨干学校挂职一年。
新政对于农村学校教师有明显倾斜。从今年开始,市政府设立“农村教师突出贡献奖”,每年表彰30名长期在农村工作的优秀校长和教师,这项制度在全省尚属首创。
设1000万元职业教育专项资金
台州作为民营企业的发源地,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尤其旺盛。每年,市财政继续安排1000万元的职业教育专项资金。到2015年,使职业学校生均公用经费达到普通学校的1.5倍以上,实施全免费入学。
根据产业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同时搭建服务平台,开展校企合作,建设产学研联合体,扶持建设10个能直接服务当地支柱产业的联合体,发展社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