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云港花果山大道的梦想与现实
连云港花果山,江苏最高山峰,《西游记》孙大圣故里。
连云港,一座神奇而浪漫的海滨城市。距离花果山山麓10多公里,有一条新近开发的大道,被当地人喻为通向未来的“黄金大道。”
昨天上午,记者一到本次异地采访的第一站连云港,便慕名去逛一逛这个城市主轴——花果山大道,一条在当地被喻为类似于巴黎香榭丽舍大道、纽约第五大道、北京长安街的知名街道。
翻开连云港地图,城区地理形态呈现东西狭长状,从西城区到东部海边大约需要40分钟的车程。同时,仅有一条港城大道东西贯通。长期以来,连云港一直处于“临海而不近海”的尴尬状态。
2006年,当地市委、市政府作出重大战略部署:城市东进,拥抱大海,建设国际性海滨城市。于是,以“花果山”命名的一条城市大道拉开了建设的序幕。
“5年前,这一带一片荒芜,一切还属梦想和概念。”
“5年后,大道顺利贯通,一点点梦想逐步变成现实。”
陪同记者采访的当地几名同行,一路走来,一路介绍,言辞间尽显着自豪和幸福。
随着这“黄金大道”的建成,连云港“一心三极”的距离在不断靠近。它就像一条神奇的纽带,引领城市追逐大海而行,将曾经只能隔海相望的连云新城和赣榆新城大大拉近。我们驱车从连云新城出发,仅16分钟就抵达了赣榆新城。
一路上,现代都市的元素充斥眼球:崭新的学校、新建的科技馆、水花相映的公园、湿地与绿化有机融合的生态湖、气势恢弘的体育馆、令人瞩目的科技大厦,一切都彰显着这个城市的魅力。
当地同行介绍说,围绕这条大道,连云港建设的定位非常明确,就是要建设一个高规格的科教园区,将高等教育、科研机构及文体设施都集中到这一区域。
“像你们台州一样,连云港也是组合式的城市。过去像一个哑铃,两头重、中间轻,城市怎能整体发展?花果山大道,将两头真正连接起来,不仅让两翼腾飞,也填补了中间的薄弱。”连云港市发改委的一位负责人这样比喻道。
花果山大道的开通,使连云港在无形之中扩大了传统文化的辐射功能。临近中午,记者来到距大道几公里外的猴嘴镇,这里是一个用《西游记》文化元素包装而成的花果山风情小镇,而在距此处不到5公里的地方,还有连云港市投资40亿元打造的西游记文化主题公园。
尽管这里刚刚遭遇60年一遇的干旱,但在初春乍暖还寒的季节,眺望四通八达的公路,翻红叠翠的绿化景观,完善的城市功能、和谐宜居的滨海新城,这里勃发的生机,让记者怦然心动,流连忘返。
返回驻地路上,记者不禁联想,与花果山大道相类似,已建成的台州中心大道和正在建设的台州大道等交通枢纽,能否也承载起台州主城区腾飞的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