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和镇是余杭三大工业高地之一,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大运河工业园在“三区八园”中占了一区一园,该镇通过多年的发展,实现了从“工业立镇”到“工业强镇”再到“工业重镇”的三步跨越。在新一轮的发展中,仁和将以“招商引资”和“项目推进”为主要抓手,加快转型升级步伐,全力打造“工业重镇”。
夯实“工业重镇”基础
去年,仁和实现工业总产值94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83.2亿元,同比增长21.3%,同“十五”期末比仁和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179%。全镇规模以上企业约119家,规模化程度为88.5%,超过全区约8个百分点。全镇去年申报各项专利100余项,品牌经济、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强化。特别是去年12月9日,南方泵业成功上市,开启了余杭企业在创业板块上市的先河。
今年,仁和将努力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98亿,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亿元;工业利润完成3.5亿元,全镇限额以上固定资产投入5亿元,园区基础设施投入1000万元,完成协议外资3000万美元,到账外资2250万美元,到账市外内资2.7亿元。
强化招商 注入发展活力
今年,仁和将继续利用好仁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和大运河工业园两大平台,发挥便利的水陆交通区位优势,并努力转变招商引资思路。按照产业集群发展要求,围绕“大平台、大产业、大项目、大企业”的目标,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优势产业,促进现代产业集群建设。
变引“资”为引入关键的技术、人才,着重引进仁和传统家纺产业和一般机械制造行业提升过程中所需要的技术、人才,解决传统产业升级过程中软实力薄弱的矛盾。变资源要素招商为环境招商,着重引进对资源利用少,对环境保护有利的高新技术项目、新能源开发利用项目等,解决可持续发展同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变引进项目为引进产业,强化产业招商,着重引入具有广阔的前景,能带动当地产业提升的大项目、好产业。
推进项目 强化产业基础
目前仁和在建项目30只,预计2011年投资5亿元,其中续建项目10只,新建项目8只,技术改造项目12只。该镇实行早准备、早谋划,重点突出,分类管理。从2月中旬开始,组织精干力量对所有项目进行排查摸底,有针对性地对项目制订年度推进计划,落实责任领导,责任人,切实加快项目推进。
仁和镇要求有关部门和各村社区要按照项目化管理的要求,细化分解目标,明确时间节点,定期跟踪进度,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业项目进度推进落实。继续坚持和完善重大工业问题协调例会制度、班子成员的项目联系制度,及时解决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遇到的困难。
调整结构 加快转型升级
仁和镇将进一步通过政策扶持导向,鼓励企业进行产业升级、人才引进和培育、管理提升,鼓励企业实施品牌战略,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进行上市培育。支持企业的品牌建设,培育国家知名品牌。进一步推动企业产品创新,促进产学研合作,支持企业和浙大等名校合作,多种形式开展企业培训,提升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综合素质。
推动企业节能技术改造、技术进步和发展循环经济项目,加快淘汰落后设备和工艺,促进企业向“低碳高新”发展。加快淘汰落后产能,严格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和行业准入标准,逐步淘汰高能耗、高污染、装备水平低、产出效益低的企业,提高产业准入门槛,并进一步完善退出机制,建立完善落后产能退出补偿机制,完善企业关停搬迁补偿政策,支持优势企业通过兼并、收购、重组落后产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