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周律江
“在什么都涨的情况下,想要控制好成本并创造一定的利润,只有在开源和节流两方面下工夫。”说起通胀压力下的经营之道,义乌爱福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宗福颇有心得,在他看来,选择合适的新材料,在原产品的基础上研发新产品、开拓淡季市场,也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收益。
节流之道:
提高5%的成品率
一年省百万元成本
百变丝巾是爱福公司的主打产品,所用最多的原材料是各种材质的面料。近几年,丝巾面料的价格基本上没有太大变化,想要节省成本,只有在各个工序上想办法。
丝巾从原材料到成品,关键是裁剪、缝纫和整烫这三道工序,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瑕疵,都会影响成品的品质。以前,由于各道工序间的配合不够熟悉,不是裁剪上浪费了面料,就是缝纫上出现问题。丝巾面料较为轻薄,整烫时一不小心同样会造成损耗。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公司的做法不是直接扣员工的工资,而是从培养团队精神做起。”杨宗福认为,只有让员工对公司有归属感,他们才会主动做好份内的工作,无形中就能为公司减少各环节的损耗。从去年开始,公司除了提高员工待遇,还按熟练程度放宽员工的考核标准。“标准放宽后,熟练工人能拿到更多的奖金,容易激发大家的工作积极性。即便是新手,在老员工的带动下,也能在半个月左右达到标准计件。”
杨宗福告诉记者,一年前,生产同样数量的丝巾,因为各环节损耗的面料和半成品较多,员工的平均工资在2500元左右;而现在成品率提高了5%,公司每天节约下来的面料换算为成本有5000元左右,一年就是100多万元。而且,随着员工加工半成品用时的缩短,效率提高后大家的平均收入能达到3000元以上。
开源之道:
边角料做小饰品
省钱增收两不误
百变丝巾的外观不是规则的方形,这意味着裁剪后会留下更多的边角面料。“这些边角面料以前只能当废面料来卖,一吨也卖不了多少钱。”杨宗福介绍,当时也没想到什么好点子,全卖给了废品收购站。直到有一天去逛夜市,让他从废面料中找到了新商机。
杨宗福那天陪朋友去逛街,经过一个夜市时,他看到几个小女孩正围着一个卖饰品的摊位,手拿数个小巧的布料荷包和带钥匙扣功能的布娃娃,在跟老板谈价钱。最后,几个小挂件均以单价3元成交。好奇之下,杨宗福也到这个摊位上看了看,发现这些小挂件用的面料并不一致,而且材质也各不相同,明显是一些布料的边角料拼凑后做成的,便买了几个带回公司。
“回来后的第一个想法就是,公司里余下的废面料如果拿来加工布艺小挂件,或许能真正做到物尽其用。”杨宗福第二天找来几个心灵手巧的员工,把买来的几个挂件给他们当样品,试着用边角料做布艺小挂件。
几天后,十多个面料各异、造型不同的挂件便摆在了杨宗福面前。虽然做工略显粗糙,但整体的感觉不错。于是,他专门招了一批熟练工,利用边角面料加工各种布艺挂件。做出来的第一批产品送给客户后,大家都觉得他这个点子不错。
杨宗福算了一笔账:公司每天要裁剪一万米布料,边角面料占25%。按8米布料重1公斤计算,公司一年下来累积的边角面料将近10吨。把它们全部做成布艺小挂件,带来的销售利润远远超过当废料卖的收入。而且,布艺挂件作为赠品送给客户,也给公司节省了部分礼品采购费用,可谓一举两得。
创新之道:
冰晶体当作新材料
打开夏季丝巾市场
丝巾的旺销季节集中在秋冬两季,春夏季节因为气温升高,只有部分服务性行业和单位出于着装需求,才会少量采购一些。如果能打开淡季市场,百变丝巾的销量说不定能翻一番。带着这个想法,杨宗福先后去日本等地考察市场,希望能找到新式材料生产百变丝巾。
在日本大阪,一种名叫冰晶体的材料让杨宗福眼前一亮。冰晶体在吸收部分水分后,会在高温下缓慢散发出水气,带走材质本身的部分热量。如果加工到丝巾上,冰晶体的这一特性或许能解决夏季佩戴丝巾有闷热感的问题。抱着这个想法,杨宗福咨询了冰晶体的生产公司,对方表示,以前没人这么使用冰晶体,不知道效果如何。如果杨宗福感兴趣,可以和他们在中国广州的贸易公司联系,少量进货试制产品。
回国后,杨宗福马上从该公司的广州分部购入部分冰晶体,“嫁接”到原有产品上进行试用。通过测试,新式百变丝巾上的冰晶体材料在吸取足量水分后,脖子周围的温度的确会下降一部分。
考虑到湿的丝巾无法佩戴,杨宗福与技术人员研究后,只在丝巾底层的部分区域“嫁接”冰晶体,上层区域采用防水材料,防止下层水分渗露。适合夏季使用的新式百变丝巾终于诞生,完全能满足生产和使用的需要。
“再过一段时间就是夏季产品的采购高峰期,公司打算趁机推广这款新产品。”杨宗福告诉记者,即便新产品无法引导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在服务性行业的销售份额也能增加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