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昨天下午举行的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工作大会上,市委书记徐止平就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发展规划要好中求快,产业转型要抓大选优,基础设施要配套完善,体制机制要改革创新,各项事业要统筹推进。
本报讯(记者陈玉杰)在昨天下午举行的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2011年工作大会上,市委书记徐止平就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十二五”发展提出殷切希望:发展规划要好中求快,产业转型要抓大选优,基础设施要配套完善,体制机制要改革创新,各项事业要统筹推进。
据介绍,“十一五”时期是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发展较为困难的5年,也是各项工作取得重大突破、成效明显的5年。通过努力,该开发区全面超额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并成功晋升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长了两倍,总量占了市区的54.8%,工业投入、外贸出口、财政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年均增幅均在20%以上;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汽车及零配件、电子信息两大主导产业双双实现产值超百亿元目标,“青年”、“今飞”等一批龙头企业成为行业领军企业;城市功能日趋完善,“南延西进”战略初见成效,城区规模不断扩大,已经从单纯的工业区块成长为集贸易、教育、居住为一体的现代化新城区;百姓民生持续改善,教育、文化、科技、卫生等各项事业统筹发展,居民的就业培训、社会保障、医疗服务和新农村建设等工作扎实推进,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保持总体和谐稳定。
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李郁华昨表示,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将以晋升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新起点,着力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强化支撑体系建设,着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和新型城市化融合发展,努力把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成为金华崛起的引领区、浙中城市群的核心区、华东最具竞争力的创业区、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实践区。其“十二五”主要目标有: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1000亿元,年均增长24%;财政总收入达6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今年,金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在重点抓好产业结构转型、自主创新转型、资源环境转型和服务功能转型的同时,将加快和谐发展,促进建设定位转型:加快由“建区”向“造城”转型,做精做美做大江南新城,为投资者和劳动就业创造更好的外部环境———完善城市配套、加强城市管理、巩固民生和谐、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