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广州部分买家押旧买新曲线实现三套房贷

作者:赖伟行、何颖思、李妍 时间:2010年10月11日 信息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9·29”新政提出暂停发放三套房贷已超过10天,对市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连日来,本报记者多方采访发现,这一新政由于对三套房的认定在操作上存在一定难度,异地购房只能做到认贷不认房,同时还存在公积金贷款、押旧抵新等招数规避,要“曲线”实现三套房贷依然法子多多。

    招数起底

    招数1

    以他人名义贷款

    “现在很多人的父母虽然有房,但其实都没有贷过款,所以写父母的名字就好了”。

    熟悉银行贷款操作的潘先生对记者说,银行判断是否第三套房只是根据央行的征信记录,就是所谓“认贷不认房”,所以只要找个没有贷款记录的亲戚朋友贷款,之后再过户就行了,“现在很多人的父母虽然有房,但其实都没有贷过款,所以写父母的名字就好了”。目前银行的征信记录系统其实还不完善,有的级别低的小银行,往往连省外的贷款情况都不能查询,“小银行管得也不严,所以比较容易操作。”

    贷款经理甚至说,征信系统里有时候还查不到婚姻状况,即使是已经结过婚的。不过这个招数也不一定每家银行都能过关,因为银行会要求提供户口簿。

    潘先生说,也听说过有人假离婚来贷款,不过这种做法风险太高,不建议用。

    招数2

    押旧买新“曲线”贷

    “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一名资产管理顾问就说,如果手上的两套房已经付清贷款,完全可以用来抵押贷款,同样可以享受低率,贷的款就可以全额付款买第三套。用前两套房抵押,一样有银行能做到9折利率或者基准利率,贷款额度是两套房评估值的5~7成,比如两套房评估值达到300万元,那么贷款额度最高可以达到210万元,完全可以支撑一次性付第三套的钱。

    申请抵押时,只要提供良好的流水证明就可以,即月收入是月供2倍即可。

    招数3

    卖掉一套房再贷款

    贷款经理还建议,可以卖掉其中一套房,再买第三套,因为这种情况下还有少数银行可以“当第二套”来放贷。这时只需首付五成贷五成,利率上浮10%,但是房贷政策随时有变动风险。合富置业富力环市西苑分行主管邢璐也表示,手上已持有物业的买家原本可以先买后卖,但现在则要变为先卖后买才有足够资金买楼。

    “之前通过房屋装修等理由,买家也可以从银行套取贷款用于购房。”满堂红研究部高级经理周峰指,在中央再次明确严控三套房贷的情况下,相信大多数银行都不敢违规操作,至于假离婚等手段,相信比例十分之低。

    招数4

    利用公积金贷款

    由于目前公积金贷款还没有区分套数,所以买第三套完全可以选择公积金贷款。

    “如果是第一套房,我们一般都会建议他用商业贷款,因为这样买多套时,就可以用公积金贷款享受优惠”,上述贷款经理说。由于目前公积金贷款还没有区分套数,所以买第三套完全可以选择公积金贷款,个人最高额度50万元,2人及以上最高80万元。不过由于政策随时变动,所以“手脚要快”。

    部分精明的买家会因应新政的情况作出适当变通,有条件申请公积金贷款的买家会考虑从商业贷款转为公积金贷款。合富置业华农分行主管陈庭佳表示,五山板块一带的置业者多以教师为主,教师有公积金,新政后不少买家会考虑通过公积金购房。

    部门应对

    广州严控三套房贷

    今后或认房又认贷

    此前,广州市国土房管局已经明确表示,广州将加强与金融机构的联动,研究严控三套房贷的措施。有广州资深银行业人士向本报记者分析,这也意味着广州市房管部门可能将进一步向银行开放房产信息查询系统,今后在本地买房将做到认房又能认贷。

    广州资深银行业人士量东晖分析,未来在广州本地购房时,银行应该可以做到与房管部门系统的联通,既能认房又能认贷。虽然部分银行仍有可能通过抵押贷款的方式,让购房者名义上申请经营性贷款实质上却用于购房,但由于银监部门的查处力度将加大,相信各银行对此都会极度谨慎。

    相关新闻

    房屋类投诉34宗

    本报讯(记者全杰通讯员卢宇、戴琏)记者昨日获悉,国庆假期10月1日至10月7日期间,市工商局、市消委会通过“12315”消费者申(投)诉举报系统共接消费者来电4420个,与去年国庆黄金周相比上升38%。

    其中,反映房屋问题类投诉34宗,主要是房地产开发商、中介商误导或采用欺骗手段引导消费者购房,新交付的房屋有质量问题等。如杨小姐向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购买商品房,付订金2万元,双方签订合同时的户型与杨小姐当时看房图纸上的户型不一样,面积平方数一样但内部格局不同,杨小姐要求退订或更换同格局的户型遭拒。

  • 174人
  • 0人
房贷 相关的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