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开化县召开县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专题研究生态旅游产业发展。“力争三年强基础、五年上台阶、十年大发展,全面树立‘钱江源头、根雕佛国、生态开化’旅游总体形象!”副市长、开化县委书记毛建民介绍。
“钱江源头”构建精神家园
上海学生廖文宾在齐溪镇里秧田村已经住了5天。“白天爬山写生,晚上散步创作,心情特别平静。”小廖在学校学的是中国画,他对刚完成的几幅作品十分满意。他还动员了两位同学从杭州赶过来。
近年来,开化县制定政策,鼓励乡村保留乡土气息,改善卫生条件,提高服务意识,为游客构建出一个个世外桃源般的精神家园。仅里秧田村,就有九成村民从事与农家乐相关的工作,每天接待游客近百人。他们靠着得天独厚的乡村环境,迎来探源寻根的城市时尚达人、有钱有闲追求宁静生活的退休老人等一拨拨游客。“健康充实的生活,轻松自然的心态,这比什么都重要。”一直在外省从事房地产开发的王健宏相告,由于平常工作紧张,便在每年盛夏抽出时间到开化的农家乐住上一段,借机游览景点,品尝佳肴,为心情松绑。
“今后,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围绕源头特色打造一批养生休闲、避暑度假项目,构建更加完善的休闲旅游目的地体系。”县旅游局负责人说。
“根雕佛国”惊艳中外游客“Verygood!”7月20日,刚参观了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的澳大利亚友人Ana-tolyKirievsky连连翘起大拇指。惟妙惟肖的根雕艺术,布局巧妙的古树名木,仪态万方的珍贵盆景,错落有致的仿古建筑,这些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一无二的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根艺作品中,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数量众多、形态各异、大小不一的根佛造型,和即将完工、正申报吉尼斯记录的五百罗汉园——“根雕佛国”实至名归。占地360亩的根博园于2006年动建,在县委、县政府的扶持下,已先后投入建设资金4.5亿元。今年9月,开化还将承办中国根雕艺术文化节,并启动根博园第三期建设。
目前,中国根艺美术博览园已成为开化县城一道靓丽风景,去年接待国内外游客达16万人次。开化县还将规划建设根雕文化产业园和旅游商品市场,“根雕佛国”正成为开化旅游产业一朵盛开的奇葩。
青山绿水成就“生态开化”
7月初,来自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的10多位青年男女直奔开化古田山,用他们的带薪假期在这里为中科院当义工。古田山是近百种濒危动植物的家园,是中科院的生物多样性研究基地,被称为“浙江天然基因库”。
古田山是开化县青山绿水的“代表作”。开化干部群众对青山绿水的维护与追求一以贯之:从“生态立县”发展战略的确立到“产业高新、小县大城、生态发展”路径的选择;从全面关停小造纸、小化工等污染企业,到发展以单晶硅、有机硅为主的“2+6”特色产业。如今,开化全县出境水水质常年保持在Ⅰ、Ⅱ类,大气环境质量始终保持在一、二级水平,在全国2348个县(市)生态环境排序中,开化的生态环境总体质量名列第16位,大气质量、水体质量、生物丰度指数和植被覆盖指数等均列前10位。
青山绿水成就“生态开化”,“生态开化”必将是开化旅游产业一张常盛不衰的“金名片”。
(朱建平 徐祝安 汪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