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第一生产力”助推衢州经济转型升级

作者: 时间:2010年08月03日 信息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无农不稳,农业可谓一方经济的“龙骨”。7月下旬,记者从市科技局获悉,今年我市共有2个项目入围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以下简称“农转”项目),11个列入省级“农转项目”,这些项目如期完成后,可以实现销售收入8000多万元,利税1600多万元。“真的很高兴,我们公司的项目能列入国家和省里二级‘农转’项目。”浙江天源堂蜂业公司祝姓负责人介绍,这个名为“蜂胎蜂蛹微波真空冻干法深加工及中试产业化”的项目,可获得两级无偿资助共计75万元。“钱是其次,更重要的是我们是第一次跻身国家级‘农转’项目,今年全市也只有2家,这是莫大的光荣。”“天源堂”在去年下半年斥资380万元,与浙江科技学院合作开发这个填补国内空白的项目,执行期内就可以累计实现销售收入1650万元,利税300万元。

    记者在科技部相关文件中看到,除了“天源堂”,衢州民心碳业有限公司“环保型净化竹碳制备技术、深加工产品中试及产业化”项目同时上榜,公司投资700多万元,通过净化竹炭制备工艺创新和负载关键技术中试,开发功能得到全面提升的环保型空气和水质净化2大系列竹产品,完成后可实现年销售收入1685万元。这是衢江区企业首次承担国家级“农转”项目。

    “11个省级‘农转’项目中,市农科所自主研发的‘夏季菜用大豆新品种衢鲜3号中试示范’技术,可使鲜荚亩产增加10%,推广面积5万亩,实现销售收入500多万元。”市科技局局长陈晓克介绍,加上17个项目列入国家星火计划,通过先进的生产手段和加工方法,提升产品品质、产业规模,可以带动区域农业经济发展,解决农民就业,增加农户收入。像柯城的茶机、农产品加工,项目完成产值可达5亿多元;江山蜂产品加工项目实施后,可为每户蜂农增收5418元;开化的项目带动了农业、畜牧业、茶业的发展与提升,为农户增收5300万元。“真正起到了助推农业转型升级和带富一方农民的作用。”

    如果说“星火计划”、“农转”等各种具体项目是强壮“龙骨”的助推器之一,那么科技特派员制度则是让更多农户学技术用技术,致富奔小康的“支撑器”。

    2005年我市全面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目前已经实现乡乡有特派员的目标,法人、团体科技特派员2年前也已经入驻我市,至今,全市各级科技特派员共组织培训2208期,实施科技开发项目374个,引进新品种448个,创建利益共同体23家,形成龙头企业6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胡廷尖、刘志强、孙华和吕国强等4人荣获全国科技特派员先进个人,江山市获国家先进集体。

    衢州是生猪生产大市,浙江大学屠有金教授自2005年来到我市后,引进长大优良母猪,应用先进技术,有效控制猪场疾病,每头母猪产仔数提高了8%,仔猪日增重提高10%,每头母猪年净增效益1000元,同时保障了猪肉的安全可靠。

    两年前的冰雪灾害让人记忆犹新,省科技特派员叶志毅从市场对果品优质化、安全化、多样化、长年鲜果供应的要求出发,引进高品质、高效益的多种果树新品种,以柯城区沟溪乡一个农场为示范基地,带动周边果农水果品种更新换代。

    “管理机构完善、制度健全、活动机制灵活、待遇落实,加上派出单位的大力支持,大大提升了我市科技特派员的工作热情。”陈晓克说:市县乡村一体,上下联动,左右贯通的格局,让科技特派员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因地制宜展开工作,推动农业整体提升的同时,也让农民走上了致富“快车道”。(王继红 郑佳岚 胡运忆 史杰)

  • 159人
  • 0人
经济 相关的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