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经营效率: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作者: 时间:2020年06月30日 信息来源:

   经营效率:必要但非充分条件

 
  企业的主要目标是达成良好的绩效,而经营效率和战略则是达成优良绩效的必要条件。问题是,这两者的运作方式并不相同。
 
  企业能在竞争者中脱颖而出,前提是它能建立并保持与竞争者之间的差异。它必须给客户更高的价值,或以更低的成本创造相当的价值,或两者兼备。卓越盈利能力的算法是:提供更有价值的商品,让企业可以要求更高的产品单价,或更高的效率可导致更低的平均单位成本。
 
  企业在成本或价格上的所有差异,都是源自数百项活动的最后结果。这些活动都是为了创造、生产、销售和运送产品或服务,例如电话访问客户、组装产品、培训员工等。成本源自于执行活动,能否取得成本优势,就看企业在特定活动上是否能比竞争对手表现得更有效率。同样,差异性来自企业选择哪些活动,以及如何进行这些活动。因此活动可以说是竞争优势的基本单位。整体优势或劣势,其实是来自企业的所有活动而非少数活动的结果。
 
  经营效率意味着,在进行相似活动时,企业的绩效比竞争者更佳。经营效率包含效率,但绝不限于效率。它意指任何能让企业更充分地利用资源的运作,例如减少产品的瑕疵,或更快速地开发更好的产品。反过来说,战略定位意味着,企业开展不同于竞争者的活动,或是以不同的方式开展类似的活动
 
  企业会有不同的经营效率不足为奇。有些企业能比其他企业从投入的要素中获得更多,因为它们减少了不必要的活动,采用了更先进的科技,更能激励员工士气,或对特定活动具有更敏锐的洞察力。经营效率的差异,是竞争中决定盈利水平的重要因素,因为它们直接影响到企业相对成本地位和差异化的程度。
 
  整个20世纪80年代,日本企业挑战西方企业的核心手腕,就是经营效率上的差异。这段期间,日本人之所以能在竞争中领先,就在于他们提供了品质更佳、成本更低的产品。这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因为当前有关竞争的思维,很多都以此为基础。试着去想象一个能在任何时间,提供所有最佳表现的生产力边界(productivity frontier)。把这个区域当成是企业在既定成本下,运用最佳的科技、技能、管理技巧和原料,提供某项产品或服务所能创造的最大价值。生产力边界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个别活动,也能用于如订货流程和制造等一连串整套的活动,乃至于全公司的活动。当企业提高经营效率时,它就会朝该区域移动。朝生产力边界进军,需要资本投资、不同的员工特质,或只需要新的管理方式。
 
  生产力边界在新技术、新管理方法或新材料问世后,整个区域都会向外扩展。笔记本电脑、移动通信设备、互联网及诸如莲花公司的Notes等软件,便重新定义了销售业务上的生产力边界,创造出销售与订货流程、售后服务支援等活动之间更丰富的关联性。同样,涉及整个活动的精益生产,也使得制造上的生产力和资产的使用率获得了实质的改善。
 
  至少在过去10年间,经理人满脑子都在思考如何提高经营效率。通过类似全面质量管理、时间竞争、标杆学习等计划,经理人改变了活动的表现方式,以淘汰没有效率的部分,改善客户满意度,并达到最佳表现。为了跟上生产力边界变动的步伐,经理人又着手持续改善、授权、变革管理所谓的学习型组织。外包模式的盛行与企业虚拟化的普及,反映了业界已日渐认识到,要像专家一样同时让所有活动都具有高度的生产力,是相当困难的。
 
  企业一旦朝生产力边界努力,就会同时改善好几个层面的绩效。比如,制造业者采用日本20世纪80年代的快速替换的做法,降低成本并改善产品的差异性。又比如我们一度认为,成本与瑕疵之间存在此消彼长的关系,如今已证明它是经营效率低下所造成的假象,可见经理人已经学会拒绝这种错误的观念。
 
  经营效率上经常性的改进,是达到卓越盈利能力的必要条件,但通常并非充分条件。很少有企业能长期以经营效率为基础,而在竞争上大获成功,即使是维持领先竞争对手的地位,也变得越来越难。最明显的理由是,最佳实务的做法会快速扩散。竞争者很快就能模仿相同的管理技巧、新技术,并改善材料以更卓越的方式满足客户需求。最一般性的解决方案,也就是那些能运用多种状况的方法,其扩散的速度也最快。由于管理顾问支持这些观点,经营效率的工具更是一路繁衍,百家争鸣。
 
  文章摘抄于:《竞争论》 作者:(美)迈克尔·波特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上一条:经营效率不等于战略
  • 下一条:战略有赖于独特的活动
  • 本网编辑:
    • 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