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间:2020年06月30日
信息来源:
经营效率不等于战略
近20年来,经理人不断在学习全套的规则,例如,企业必须保持弹性,迅速适应竞争与市场变迁;持续标杆学习以达到最佳表现;积极采取外包方式以达到最佳效率。此外,为了能在竞争中维持领先地位,企业必须培养一些核心能力。
定位曾一度是战略的核心,现今则因过于静态,不再适合今天生气蓬勃的市场与快速变迁的技术而遭到扬弃。根据新的教战守则,竞争者能迅速模仿任何市场定位,因此定位所形成的竞争优势,充其量只是暂时性的。
问题是,这些想法只对了一半,而且把越来越多的企业引导到了相互毁灭的竞争道路上。没错,随着管制放宽与市场的全球化,有些竞争障碍已经不复存在。已有企业把重心适当地放在保持精简与灵敏之上。然而,许多产业出现所谓的过度竞争,其实是企业自己造成的伤害,而非竞争变迁所导致的不可避免的后果。
问题出在人们将经营效率与战略混为一谈。企业为追求生产力、质量和速度,而孕育出许多著名的管理工具与技术,例如全面质量管理、标杆学习、时间竞争、外包模式、合伙关系、企业再造、变革管理等。虽然改善操作方式的结果通常很惊人,许多企业却因无法把这些进展转换成可持续的盈利能力而沮丧不已。不知不觉中,管理工具取代了战略的地位。在经理人拼命改进这些管理工具的同时,他们反而离能让企业生存的竞争地位渐行渐远。
文章摘抄于:《竞争论》 作者:(美)迈克尔·波特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