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阳的游艇业和球拍业、永康的休闲运动车产业、浦江的水晶玻璃制品业……一些原本大相径庭的“浙江制造”正在被冠以同一个名称:旅游制造业。
“发展旅游制造业,有助于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整合,也有助于‘浙江制造’的转型升级。”浙江省旅游局局长赵金勇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
他说,包括装备在内的旅游商品是旅游业的基础,正是生产这些可以用于满足旅游企业经营所需的原材料、设施设备以及旅游者外出旅游所需要的有形产品的行业构成了旅游制造业的基本内容。
记者注意到,天津等一些省市也提出了“打造旅游制造业基地”的口号。对此,赵金勇认为,相对于天津注重飞机等大型旅游装备,浙江的旅游制造业产业链更长,从交通工具、酒店用品到工艺品,形成了规模大、产量高、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等特点。以武义县为例,全县有生产旅游休闲用品的企业350余家,从业人员约1.7万人,产量占全国总产量的15%以上,其中户外用品的产量和出口量占全国总产量和总出口量的20%以上,被中国轻工进出口商会命名为“中国旅游休闲用品出口基地”。
他告诉记者,作为消费升级的重要表现,近年来中国消费者旅游休闲需求不断增长。与国际市场旅游商品销售额占旅游业总量近70%相比,中国旅游商品销售额尚不足旅游业总量的40%,旅游制造业的国内需求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
此外,浙江旅游制造业过去以出口贸易为主,譬如永康市是全球最大休闲运动车生产基地,过去95%以上的产品出口。“金融风暴”的冲击促使浙江旅游制造业更多地关注内销市场,在产品研发上也更加注重时尚、低碳、环保。
据了解,促进旅游制造业概念“浮出水面”的主要政策背景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国发【2009】41号文件),《意见》提出把旅游房车、邮轮游艇、景区索道、游乐设施和数字导览设施等旅游装备制造业纳入国家鼓励类产业目录,大力培育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休闲、登山、滑雪、潜水、露营、探险、高尔夫等各类户外活动用品及宾馆饭店专用产品。
为了促进本省旅游制造业的产业基础加快与旅游业的对接,从2009年开始,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旅游局联合主办中国国际旅游博览会。于2009年11月举行的首届展会共设2000余个展位,参会人数超过10万人,累计实现成交额23.61亿元。今年6月24日至27日,将举办规模更大的2010中国国际旅游商品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