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福布斯》统计,在国内1268家民营上市企业中,有460家为家族企业,占民营上市企业总数的32.68%。今年IPO的家族企业有62家,占今年IPO总数44.6%。而且,从数据上看,上市家族企业的表现要优于非家族企业,它的总资产回报率达到了6.66%,这明显要优于国有上市企业1.75%和上市非家族企业2.82%的回报率。
但是,家族企业如今正面临着传承的问题。国外企业研究机构权威资料显示:70%的家族企业在第一代创业者手中就会破产,只有30%的家族企业能够生存到第二代,只有10%的家族企业能够生存到第三代。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24年,而中国家族企业的平均寿命为3年。根据《福布斯》杂志的统计,在国内2272家上市企业中,460家为家族企业,只有21家公司完成了家族第二代接任董事长,仅占4.57%。如何突破家族的羁绊、实现可持续性发展,越来越成为众多中国的民营企业家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一、应对策略
办法一:各有所得
提起马来西亚糖王郭鹤年的大家族,大家对他旗下的庞大商业帝国不会陌生。记者梳理其家族权力谱,发现一大特征是各家庭成员都能享受到实业发展成果。例如,郭鹤年的胞兄担任过马来西亚糖厂董事经理、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董事主席等;堂兄管理着“郭氏基金”;郭鹤年的长子、次子、三子、女儿乃至侄儿都分别各“分得”可供自己打理的业务。
办法二:约法三章
传承了4代的跨国酱料集团李锦记人丁兴旺,据主席李文达透露,李锦记搭建“家族委员会”作为沟通平台,每三个月开4天会。此外,还制定了“家族宪法”:例如在第五代(共14人)谁能接班的问题上,其明文规定第五代家族成员要先在家族外的公司工作3年以上才能进入家族企业。入职后如果表现不佳,也会被开除。
据报道,李文达还制定了一条“族规”:子女回家族公司工作须遵守两个约定:第一,结婚后只能有一个家庭(太太),如果多一个家庭(太太),就要退出董事局;第二,离婚就要离开董事局,股份可以保留,但是不得参与任何决策。
办法三:举能让贤
福特汽车中福特家族持股比例最高时达到六成,至今也有超过3%的股权在手,更凭借“创始人股”身份在董事会中紧握四成表决权。
现时,福特实行家族产权同时在管理上高度职业化。资料显示,1946年亨利·福特把管理大权传给孙子亨利·福特二世,后者改请外部人才担任经理,并在1956年上市;同时,福特家族仍在公司控制着许多重要职位。
二、成功案例
方太家族传承的“三三制模式”
家族企业交接班三三制建设,即,三个三年的传承过程
第一个三年,是看三年,通过这个阶段,将企业产品的开发权下放给子女,让子女逐渐熟悉企业的运作过程,并介入自己有兴趣的有烙印的分享,从而分析子女的创新性以及与团队的亲和力,并通过产品开发获得自己组建小团队的权利,为下一步的更大进入做好铺垫。
第二个三年则是经销权的下放。在企业内部开发产品的时候,成败都在内部不至于形成社会性影响,也不影响产业链的组成,而经销权的获得将帮助子女组合整个产业链,并熟悉原有的合作伙伴,从而获得圈内的认可,并获得市场的认可。
第三,家族交接班要给子女一个团队,而不是单纯的财富。茅忠群现在有一个属于他自己的MBA高学历的执行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