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最值得称道的,是同仁堂倾全力打造的“金字塔人才工程”战略。该战略本着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业留人的人才观,力图把每一名员工都纳入到工程中来,“金字塔”的塔底是员工群体,而后是首席技师、优秀中青年人才,顶层则是专家、大师。从2005年开始,同仁堂每2年开展一次评选活动,评比不受名额限制,够资格的全部当选。凡是评上首席员工的,企业给予每月500元岗位津贴;首席员工工作成绩突出,可以晋升为首席技师,每月享受1000元的岗位津贴;塔尖部分是企业人才的最高层—专家、大师,他们都有自己独到而精湛的技艺,是企业的核心财富。
这为人才铺设了一个快速成长的绿色通道,让每位员工都看到自己的发展前途和自我价值。众所周知,医疗人才多半有自己的一技之长,事业发展前景和学技术往往比丰厚的薪酬待遇更有吸引力。同仁堂恰恰提供了这样的平台。
与金字塔工程相辅相成的是“师徒制”。集团明确规定,每名师傅最多可以带4名徒弟,师傅要签订带徒协议,带一名徒弟集团给师傅每月400元的补贴,带2名徒弟给予500元的补贴,带3名徒弟给予600元的补贴,最高补贴不超过700元。
对于很多大师来说,津贴并不是关键,重要的是把手艺传承给下一代,让同仁堂的药德、医德代代相传。2010年6月22日,同仁堂集团命名了20位德高望重、身怀绝技的中医药大师,同仁堂中医院占据了16个名额,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中医药人才都希望能拜其为师,有的人甚至提出如能获得一个向大师们学习的机会,情愿无偿为医院工作。最终,同仁堂为获得“大师”称号的张炳厚教授和药品专家崔庆利主任分别选配了8名中青年业务骨干作为继承人,期望他们传承技能、品格和同仁堂文化。
目前这8名徒弟在大师指导下专业水平突飞猛进,在各自岗位上均能独当一面,有望成为新一代的名医名药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