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湾次经济圈” 小湾大潜力
三门县因青蟹而让大家熟知,其实三门的能源产业也是不容小觑的。三门拥有核电站,此外三门湾沿岸还密布火电、潮汐电、抽水蓄能电、风电等能源产业,加上三门湾另外两地的宁海和象山,根据整体规划,海域面积775平方公里的三门湾沿岸,已建、在建和规划建设的各种电力装机规模突破3000万千瓦,超过三峡电站的总装机容量。
在石油与煤等不可再生能源日渐短缺的今天,环三门湾地区的风能、潮汐能开发异军突起。2009年5月份,三门健跳港潮汐电站,已与合作方签订开发协议。健跳港潮汐电站位于健跳港内沙木渡,规划容量2万千瓦,静态总投资6.8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的潮汐能电站。该站属正规半日潮,港内潮汐较强,平均涨潮潮差和落潮潮差均为4.19米,平均涨潮、落潮历时均为6小时,是国内目前最优质的潮汐发电站站址之一。
在三门湾,除了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之外,临港制造、船舶修造、海洋旅游等新兴海洋经济也逐步兴起。 2010年7月13日,泗淋乡硖礁塘造船基地,三门强辉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一艘1.1万吨油轮如蛟龙入海。硖礁塘造船基地是三门县四大造船基地之一,三门造船业在短短几年间,跻身成为三门的支柱产业;这与三门湾北岸的象山造船业发展轨迹极其相似。而造船业在三门湾的发展也并非一枝独秀,放眼三门湾,包括造船业在内的多种海洋产业正加速走向规模化、集约化。
海洋旅游是三门湾的另一道风景。位于三门滨海新城的游艇俱乐部项目也成了一块大蛋糕,省内10家上市公司计划组团投资,将其打造成国内一流的游艇俱乐部综合体。
推进三门湾区域开发,是浙江省打造海洋经济强省、台宁两市发展海洋经济的客观需要,是优化产业结构、推进转型升级的客观需要,是推进区域统筹协调发展的客观需要。“三门湾次经济圈”将会见证一湾两市三县要加强协作,实现区域间优势互补、合作共赢,努力创造“三门湾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