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专家、上海工业发展咨询有限公司总经理董锡健做客台州,为市级机关干部和全市理论骨干作题为《把握区域经济创新发展机遇,加快推进台州海洋经济产业发展布局》的报告。
董锡健先分析区域经济发展面临的四大战略机遇:国家级战略区域内互动发展的机遇,“十二五发展规划”实施开局的机遇,“后危机时代”产业重组与布局的机遇,经济调整与产业转型所带来的机遇。
面对这些机遇,台州该如何把握区域优势、发展海洋经济及产业布局?
“知己知彼”——要分析台州发展海洋经济关联因素
董锡健认为,发展海洋经济是综合区域经济实力的角逐,也是综合资源集成的竞争。发展海洋经济投入巨大,要避免发展思路的近似,产业选项的类同,业态布局的重复。同时,台州要对舟山、宁波、嘉兴等地和本地发展海洋经济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做到“理念超前、定位精准、布局错位、发展领先”。
董锡健说,台州推进“主攻沿海”战略,要全息思考,要着力从以下四方面下功夫:将优势资源,集聚在倾力发展沿海经济、沿海产业的主体攻略上;创造性地利用“浙江海洋经济发展”列入国家战略层面机会,主动作为,先行先试;要比照国内外“沿海”发展的经验教训,潜心研发“沿海经济”、“沿海产业”、“沿海布局”以及错位发展的题材;“主攻沿海”,既要确定主体攻略目标与诉求目标,又要分解为各个分支目标与具体目标,真正做到:分支目标,各个突破,整体目标,集成拿下。
董锡健还说,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在台州“主攻沿海”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循环经济产业”的产业属性看,包括绿色能源产业及其装备产业、节能环保产业及其装备产业两大产业形态;从“循环经济产业”的产业生态特质而言,主要彰显产业间的资源循环再利用,力求凸现相关产业,互为生态,循环发展。包括:加快产业载体的生态化改造、促进产业领域低碳化发展、助推“静脉产业”再生化利用等,真正做到“两高两低”,即高科技、高价值,低含碳、低污染。
“取名分、接天线、占先机”——要抢时间、争空间,以作为求地位
时下国内各地发展海洋经济,风起云涌,扎堆而上,为了区别周边区域争相发展的情势,董锡健说,台州要整合与确立发展海洋经济对内对外的输导理念,向海内外撒出一张彰显台州市发展海洋经济特质与特色的新锐名片。对于“一港三湾三群岛八基地”的海洋经济发展格局与空间布局,董锡健建议,按规划时间进度,分层次推出、分阶段实施,同时,建议优选出“最能见实效、最能凸优势、最能振信心”的海洋经济与海洋产业项目,作为台州“主攻沿海”的“突破口”与“引爆点”。
董锡健认为,要将发展海洋新兴产业与培育国家战略新兴产业互动对接,以获求“同心圆”发展效应。台州可着力发展船舶智能电子、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新型材料等相关产业。董锡健说,台州发展海洋经济,拥有三大“内生型”比较优势:传统制造业优势、发达的民营经济优势、强劲的民间资本优势。除了借力这三大优势之外,还要充分发挥独到的“对台合作”的特色,率先打造对台经济合作先行区,加强台州港与台湾基隆港的港航合作,扩大对台客货运直航,构建海峡两岸(玉环)商交物流中心等。
对于如何解决资金的问题,董锡健提出,要构建立足台州面向周边的特色金融服务示范区。特色金融服务,包括私募基金、各类风投、融资性租赁等。他建议台州充分发挥“非金融”服务与民间资本的优势,率先建立服务周边乃至全省沿海、涉海各地的“非银行”特色金融服务共享型平台。
董锡健还提出,台州要率先推出“蓝色星座”海岛开发计划。他说,散落在台州海域的600多个大小岛屿,是台州丰沛海洋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台州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战略目标。他建议通过实施或推导“蓝色星座”海岛开发计划,借助海内外智力、智慧,创意开发与集“智”开发台州海岛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