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住房问题是当下农村突出矛盾之一,尤其是土地紧缺的村子,百姓有钱也批不到宅基地、住不上房,健跳镇健农村就面临这样的问题。但该村另辟蹊径,变“顶天立地”为套房,投入1.5亿元,用100亩土地建成854套房子,确保人人有其居。其规模之大在我县绝无仅有,在全市也是少有。这么大的工程,健农村是如何完成的?请看本报记者的实地采访。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健跳镇健农小区,只见一幢幢新房整齐地矗立着,房子主体工程已完工,红灰夹杂着浓绿的外墙显得朴素大方。地上堆着不少瓦石,几十名工人正忙着铺设弱电、水管等。
健农小区占地面积近百亩,共24幢854套房子,分80平方米、120平方米、160平方米三种户型,小区内配有商铺、办公用房、幼儿园,并有车库200间、停车位244个。该小区于2008年5月18日正式动工建造,目前已全部封顶,预计年内村民就可入住。而在三年前,这是村民想都不敢想的。
大手笔建新房
健农村是健跳集镇所在地,共3000人767户。为支持港口建设,村集体土地被大量征用,更是20多年没有安排宅基地。很多村民一家三代挤在一个破房子里.住房难成为当地百姓最关心的话题,如何解决村民住房难题则成了健农村历届村两委班子的头等大事。
“村里土地征用后,只有180亩返还地,全用作宅基地,还得有不少人吹‘西北风’,没房住,届时矛盾会更多更复杂。”健农村村支书陈孟富告诉记者,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村两委干部开过几十次会议,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又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并向镇里做详细汇报,最终拍板,决定立改套,由村里统一建设,作为福利房分给百姓。
自古农村房子都是“顶天立地”,现在立改套,部分村民接受不了,一些村干部也有看法。土地指标如此紧张,最好的办法就是向高空发展。这一“破冰”之计,思路之开阔,做法之务实,最终赢得村民的支持。
但建设面积如此之大,又没现行经验可参考,对一个村子而言,实在是个大考验。为此,该村村两委投入大量精力物力,尤其是自2008年5月动工建设后,专门委派一位村支部副书记全面负责该项目。
“从谋划,到兴建,再到分房,健农村村两委费了很大精力,才确保这项民心工程如期完工。他们做得不容易。”健跳镇党委书记王广法对健农村村两委所做工作予以高度肯定。
陈兆强是第一个进小区装修新房的村民。他告诉记者,因为孩子下半年就要结婚,而老房子已不成样子,虽然小区目前还在扫尾,水电不方便,但自己还是提前开始装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