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办理cnas认证实验室基本条件和要求
实验室CNAS认证、CMA认证,计量认证,轻松快捷拿证,全国代理、不成功、全额退款。
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CNAS/CMA认证资质申请的咨询公司,我们只做我们专业的,抱着最终为客户办实事的态度,只要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接了您的这个项目就100%的保证能够帮您把实验室认证办下来,不成功,全额退款。
我们不是全能型的咨询服务机构,我们只做我们擅长的,我们只专注国家实验室CNAS、CMA认证。
具体CNAS/CMA实验室认证办理步骤,办理CNAS/CMA认证费用,申请CNAS/CMA认证要求,欢迎您来电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以下内容是行业相关标准的节选,内容与标题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只是为了利于搜索引擎的收录,具体快速申办CNAS认证、CMA认证项目细节及流程欢迎您和您的技术人员来电咨询!
15要求、标书和合同评审控制程序
1目的
   确认客户与公司实验室双方对合同规定内容理解的一致性;确认合同规定内容与本国和国际法律、法规、指令及惯例的非冲突性;确认检测方法;确认检测中心有能力保证合同的执行;确认检测人员能及时理解合同并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合同。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对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3职责
3.1实验室质量负责人负责组织新的、复杂的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3.2管理科合同评审员负责常规、简单、重复性的要求、标书和合同的评审。
4控制程序
4.1评审分类
4.1.1常规评审:指对客户提出的要求属于常规、简单检测工作范畴或属于已评审过的重复性检测工作范畴的合同的评审。这种评审由合同评审员负责。
4.1.2小组评审:指对客户提出的要求属于新的、复杂的或更高要求的检测工作范畴的合同的评审。这种评审由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如果评审包括检测分包,则需负责检测分包人员参加。
4.2合同的受理
4.2.1合同评审员负责合同的受理。受理的合同以《检定、校准和检测委托单》的形式体现,也可以其它书面或口头协议方式体现。但以口头协议方式体现的合同要及时记录在《检定、校准和检测委托单》上。
4.2.2合同评审员受理合同后,首先要根据分类原则判断其是否属于例行评审的范畴,如属于这个范畴则要由合同评审员本人评审。否则递交质量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小组评审。
4.3合同的评审
4.3.1常规评审:合同评审员接收客户委托后,首先检查、确定《检测委托单》填写是否规范,如:客户的要求填写的是否明确;所附的信息、资料是否充分:检测方法、验收标准(如合同中包括取样工作内容时,则包括取样)和对检测报告的要求是否明确等。然后检查随合同所带样品的标识是否清晰、样品状态是否符合检测要求等。如符合上述要求,合同评审员在《检定、校准和检测委托单》上注明日期并签名即可。否则,应与客户协商确认或者拒签合同。
4.3.2小组评审:质量负责人从合同评审员处接到合同后。先确定参加评审的人员,这些人员应是合同评审员和与合同要求的检测工作相关的人员。如果评审包括检测分包的工作,则需负责检测分包人员参加评审。评审的形式,在一般情况下采用会议评审。评审的内容除4.3.1中涉及的惯例评审内容外,还应重点评审客户要求是否符合国家法令、法规、贸易条款和国际检测惯例和检测中心有无检测能力(包括人员专业技术水平、工作经验、设备条件与状态,检测中心检测分包方的能力,标准方法与标准物质的支持、检测时限等)。如果评审结果符合上述要求,则合同评审员代表检测中心在《检定、校准和检测委托单》上签字,质量负责人在《合同评审记录》上签字。否则,应拒签或要求客户修改,重新评审后签订合同。合同评审员负责填写《合同评审记录》。
4.3.3合同的执行
   合同评审通过后,由合同评审员开具《检测工作任务单》并随样品分发至各室。
4.3.4合同的修改
   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如客户要求修改合同,原合同评审人员须依据同样的合同评审手续进行评审。负责合同评审的人员要将变更情况通知所有受影响人员。
4.3.5合同的偏离
   在合同实施过程中,如由于检测中心原因造成合同执行的偏离,室主任应及时通知客户。同时需与客户进行协商,如客户让步,则继续履行合同;否则终止合同。
4.3.6合同的归档
   合同评审员负责各种合同及评审记录的填写和整理,并定期交给文件管理员保存。见《记录管理程序》
16方法选择、验证和确认控制程序
1目的
   确保公司实验室采用的检测方法适合于预期用途,并满足特定要求。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非标准方法、公司实验室自制方法、超出其预定使用范围的标准方法及经过扩充和更改的标准方法的确认。也适用于对样品的取样、处置和传递程序的确认。
3职责
   实验室技术负责人负责组织对方法确认的制定及确认的效果。
4控制程序
4.1技术负责人根据检测工作需要,组织制定检测方法确认计划。
4.2技术负责人根据确认计划及方法的预期使用部门和检测内容,及组织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或II级(包括II级)以上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方法确认。
4.3确认的方式和技术应为下列一项或多项的组合:
a、使用参考标准或标准物质校准;
b、与其他方法所得结果对比;
C、检测中心间比对;
d、系统评价影响结果的因素;
e、评价结果不确定度。
4.4确认工作完成后,由确认人员填写“非标/自N/偏离方法确认报告”一式两份,连同被确认的方法及有关资料一起交技术负责人审核。
4.5经审核的确认报告交技术负责人审批,并根据确认方法所得的数据的范围和准确性是否适合预期用途和客户要求,决定是否批准使用。
4.7确认的方法应确保在所有有关人员中进行交流。
4.8确认报告、确认的方法及有关资料由文件管理人员统一归档,并作为检测中心的受控文件。
4.9如果对已确认的方法进行了某些更改,应将更改的影响文件化,并应重新进行确认
17校准测量能力评价管理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