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入中……
[供应]实验室CNAS认证办理周期时间
- 产品产地:
- 产品品牌:
- 包装规格:CNAS
- 产品数量:0
- 计量单位:
- 产品单价:0
- 更新日期:2021-10-16 23:47:33
- 有效期至:2022-10-16
-

-
- 收藏此信息
实验室CNAS认证办理周期时间
详细信息
实验室CNAS认证办理周期时间
申请国家CNAS认可、CMA认证(计量认证),不成功,全额退款,全国代办。
南京邦道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代理国家CNAS认证CMA认证的咨询服务公司,我们不是全能型的咨询机构,我们只做我们所擅长的,我们致力于把我们所擅长的项目做到最专业,让我们客户用最低的成本、最短的时间通过CMA/CNAS认证项目的评审,快速获得CMA/CNAS认证证书,100%的保证能够帮您把CNAS/CMA实验室认证办下来,不成功,全额退款。
以下内容是行业相关标准的节选,内容与标题没有直接的相关性,具体实验室CNAS/CMA办理步骤,实验室CNAS/CMA认证办理费用,实验室CNAS/CMA认证办理要求条件,欢迎您来电咨询,我们将竭诚为您服务!
为了对管理体系或技术运作过程中的不符合工作,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以实现管理体系的持续改进而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已出现的,并可能会再次发生的不符合工作的纠正措施的制定与实施的管理。
3.职责
3.1总经理
3.1.1负责严重不符合项的纠正措施的批准。
3.2技术负责人
3.2.1负责检测工作技术运作方面的纠正措施的评价和批准工作;
3.2.2负责组织监督员或质量负责人对技术方面的纠正措施实施的监督和跟踪验证。
3.3质量负责人
3.3.1负责组织管理体系改进工作,负责管理体系运行过程中质量管理方面的纠正措施的评价和批准工作;
3.3.2负责组织质量方面的纠正措施实施的监督和跟踪验证。
3.4监督员
3.4.1负责协助技术/质量负责人对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实施的监督和跟踪验证。
3.5文档管理员
3.5.1保存纠正措施的原因分析、制定、实施和验证的有关记录,并负责提交管理评审。
3.6相关责任岗位人员
3.6.1负责纠正措施的制定和实施。
4.工作程序
4.1持续改进的承诺
4.1.1本公司承诺通过质量方针和目标的落实贯彻,内、外部审核结果,客户投诉,信息反馈,数据分析,纠正措施的实施及管理评审的结果,鼓励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检测员、监督员、内审员等努力发现检测和管理体系运作中发生的不符合工作或偏离体系或技术运作中的不符合,寻找体系持续改进的机会,并及时向责任部门或人员发出《实施纠正措施记录表》,要求其对不符合或偏离体系的运作给予及时有效地纠正,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4.2纠正措施的实施
4.2.1不符合原因分析
    当实验室人员发现不符合工作事项后(见《不符合工作的控制管理程序》)后,由技术/质量负责人组织相关责任岗位人员了解、核实不符合工作的情况,并分析造成不符合的原因,原因分析要从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开始,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需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所有环节,确定主要因素,原因可能包括:客户的要求、样品及规格、方法和程序、人员的技能和培训、消耗品、仪器设备及校准等;
4.2.2纠正措施制定
4.2.2.1确定产生不符合工作的原因后,应针对其产生原因选择和制定消除问题和防止问题再发生的纠正措施,由发现人和责任岗位人员填写《实施纠正措施记录表》;
4.2.2.2选择和制定的纠正措施应切实有效,应与问题的影响程度和风险大小相适应,应综合考虑纠正措施的成本与效用,必要时,可对不同纠正措施方案进行比较、验证,更新在策划期间确定的风险和机遇;;
4.2.2.3管理体系不符合纠正措施由质量负责人评价和批准;技术运作方面不符合的纠正措施由技术负责人评价和批准。
4.2.3纠正措施的实施和验证
4.2.3.1责任岗位人员负责纠正措施的实施,质量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组织监督员对纠正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并评价其有效性,并对是否恢复正常体系运作或检测活动进行批复;
4.2.3.2由纠正措施而导致的任何变更应形成文件,此文件得到批准后应及时发布执行;
4.2.3.3纠正措施若引起文件的更改,按《管理体系文件控制和维护程序》执行;
4.2.3.4当对不符合或偏离的鉴别性质严重导致对本公司制定的政策和程序,或符合CNAS-CL01:2018标准产生怀疑时,相关人员尽快按《内部管理体系审核程序》安排对相关区域进行附加审核,以确定纠正措施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4.4文档管理员保存纠正措施的原因分析、制定、实施和验证的有关记录,并负责提交管理评审
为了验证本公司管理体系是否符合CNAS-CL01:2018的要求,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确保实验室管理体系得到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而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管理体系涉及的所有部门或岗位、所有管理和技术要素的内部审核。
3.职责
3.1总经理
3.1.1负责批准《年度内审计划表》。
3.2质量负责人
3.2.1负责制定《年度内审计划表》,并报请总经理批准;
3.2.2担任内审审核组长,委派内审员;
3.2.3负责组织协调管理体系内部审核工作的开展,负责批准《内部审核日程计划表》。
3.3.4负责编制《内部审核报告》,组织相关人员对不符合工作纠正措施实施的验证。
3.4内审员
3.4.1负责编制《内部审核日程计划表》,并报请质量负责人批准;
3.4.2负责编制《内审检查记录表》,并按照此表实施内部审核;
3.4.3负责对不符合事项的整改情况进行跟踪验证。
3.5文档管理员
3.5.1负责分发、保管内部审核的相关资料。
3.6岗位责任人
3.6.1负责不符合事项纠正/预防措施的制定和执行。
4.工作程序
4.1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准备工作
4.1.1年度内审计划的制定
4.1.1.1质量负责人每年12月份制定年度内部审核计划,由总经理批准;
4.1.1.2内部审核一般可安排在管理评审前进行;
4.1.1.3当同一不符合事项重复发生3次以上时,应临时增加内部审核频次;
4.1.1.4内部审核范围应覆盖本公司所有岗位、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
4.1.1.5当对不符合或偏离的鉴别、纠正措施实施而需进行附加审核时,由质量负责人安排对相关活动区域的临时审核,详见《实施纠正措施程序》。
4.1.2内部审核工作分工
4.1.2.1质量负责人组织成立审核组并亲自担任审核组组长,委派内审员(内审员由经过培训并取得内审员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担任,在审核中,内审员应独立于被审核的活动,不能审核自己的工作,以保证审核的客观性、公正性)。
4.1.2.2制定内部审核实施计划
4.1.2.2.1内审员负责编制《内部审核日程计划表》,并报请质量负责人批准执行,并在审核前一周发放到内审员和各受审核岗位人员手中,以使受审核岗位做好准备、安排好工作,以保证审核的顺利进行,当受审核岗位人员对内部审核计划有异议时,应在接到《内部审核日程计划表》的3个工作日内与审核组协商,以便修改审核内容;
4.1.2.2.2内审员负责编制《内审检查记录表》(应在内部审核前1天完成该表和必要的文件),并按照此表实施内部审核;
4.1.2.2.3《内部审核日程计划表》应对所有管理体系要素及相关岗位全面覆盖,内容包括:
4.1.2.2.3.1审核的性质、目的和范围;
4.1.2.2.3.2审核依据或准则;
4.1.2.2.3.3审核组长和组员;
4.1.2.2.3.4审核要素和岗位及组员分工;
4.1.2.2.3.5审核日程安排等。
4.2实施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4.2.1首次会议
审核正式开始时,审核组长主持召开由审核组全体成员和受审核岗位人员参加的首次会议,审核组长简要介绍审核的分工、目的、范围、依据、方法和审核计划。
4.2.2现场审核
4.2.2.1内审员依照《内审检查记录表》开展内部审核工作;
4.2.2.2内部审核过程应通过交谈询
同类型其他产品
免责声明:所展示的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内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由发布企业负责,浙江民营企业网对此不承担任何保证责任。
友情提醒:普通会员信息未经我们人工认证,为了保障您的利益,建议优先选择浙商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