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上午,省委、省政府在义乌举行“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动员大会,“义乌试点”正式启动。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新光控股集团董事长周晓光3年前就开始为“义乌试点”鼓与呼。如今梦想成真,身为义乌企业家的周晓光有何感想?昨天下午,新报记者对周晓光作了独家专访。
记者:周董,你好!相信你今天接到的电话一定比平时多不少,“义乌试点”恐怕是大伙跟你讨论的热门话题吧。
周晓光:是呀,今天接到很多朋友的电话,有外地朋友祝贺的,更多的是我们义乌企业界同仁一起共勉的。我上午将这一消息在新浪微博上发布后,不少“粉丝”也很给力,纷纷转发和评论。这的确是件令人高兴的事。
记者:你怎么看“义乌试点”时代的到来?
周晓光:你用了“时代”两个字非常贴切,在义乌的发展史上,这的确是件跨时代的大事。如果说当年改革开放为义乌企业打开了一扇门,现在“义乌试点”的实施,无疑将义乌企业带到了一个更高、更大的发展平台。
记者:“义乌试点”的实施,能给企业带来什么样的利好?
周晓光:义乌作为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验区,今后将能够在国际经贸、人员往来等方面得到更多特殊、优惠的政策,尤其是通关、商检、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义乌将获得更大的涉外管理权限,能够推进当地的保税仓库、保税物流园区、出口加工区等方面的建设。
在今年的博鳌论坛上,我向世界各地政商界的精英们重点介绍了“义乌试点”的情况。会议期间,欧美一些知名企业的老总纷纷寻找浙商,寻求合作。他们最看重的就是包括义乌在内的浙江市场平台。“义乌试点”的实施,使义乌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与日俱增。
记者:面对机遇,我们义乌企业家作好准备了吗?
周晓光:如果想要与“义乌试点”同步发展,企业家必须做好“提升”的文章。我认为,提升的关键和主体是“人”,也就是企业家的自身素质。既然我们是“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试点”,企业家就必须胸怀全球,放眼世界。“人”的提升问题解决了,才有企业和产业的转型升级。
义乌企业不缺钱,义乌企业家也不缺敢闯敢干的开拓精神,但缺乏高端人才和先进的管理机制。“义乌试点”的实施为我们提供了机遇,只要企业家能够认清形势并转变观念,会很快补上这一短板的。
记者:“义乌试点”实施后,义乌与世界的距离无疑更近了,接触面也更广了,这是否意味着义乌企业“走出去”将会变得更加轻松?
周晓光:这是肯定的,但“走出去”也看怎么个走法。一个人走出去,也许会走得很快,但不会走得太远;而抱团走出去则不然,不仅能走得更有力,也会走得更稳、更远。
首席记者 李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