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龚喜燕
如何应对缺电危机?各地都在想办法,尽量开源节流。在节能方面,义乌也做了一些探索和尝试,如国际商贸城的太阳能光伏发电,佛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太阳能LED路灯。这两个示范工程实施效果如何,记者昨天一探究竟。
绿色屋顶
年发电超百万千瓦
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太阳能光伏电站是将光伏和建筑相结合的经典工程,也是义乌“低碳经济”的标杆。建成时是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被国家有关部委列为可再生能源示范项目,是省内投运容量最大的光伏发电站。
这个光伏电站建在四区市场的屋顶,分8个区域,共有7000块电伏板构成,源源不断地吸热输电,因此又有“绿色屋顶”的美誉。整个电池方阵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于去年2月26日正式并网发电,主供市场通道照明使用。
据电站运行主管许君介绍,该项目已安全运行一年多,截至3月29日,已累计发电123.9万千瓦时,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1053吨。
以3月为例,光伏电站发电量约在12万千瓦时左右,相当于目前四区市场一天的用电量。虽然占比不算高,但其意义重在示范,传递一种节能、环保、绿色的建设理念。
另据测算,这个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在寿命期内可“生电”3800万千瓦时,按目前峰谷电价平均1元/千瓦时计算,产生的经济效益就是3800万元,这是一笔可观的数目。
节能路灯
用太阳能发光
在佛堂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内,有100盏路灯不用挖沟、铺设线缆,只要一个灯架固定在基座上,用太阳能就能发光。这种“神奇”的路灯同样靠的是太阳能光伏发电,并采用节能的LED固态照明,实现了新一代能源和新型光源的完美结合。
据义乌供电局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太阳能LED路灯与普通路灯在外观上没有太大区别,只是在灯杆顶端增加了2块太阳能光伏板,“看起来像冲天的小飞机”。太阳能板将光能转换成电能,然后输送到路灯底部的蓄电池充电。当夜幕降临,太阳能路灯就会根据事先设定的光敏感值,通过传感控制启动LED发光,照明效果丝毫不逊色于普通路灯。
从成本核算看,由于无需布线、安装简便、自动控制,建设这100盏路灯花费了64万元,比普通路灯减少近一半成本,还能根据需要随时变换插放位置。与此同时,据测算,一盏太阳能路灯比普通路灯一年可节约电费约1050元,且全靠光能发电,使用寿命比普通路灯长,充分体现了节能、环保、安全的低碳理念。
不过,这种路灯也存在一些技术缺陷,比如太阳能蓄电池最长只能维持5天左右,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气,就会“罢工”。另外,这种蓄电池也有一定的寿命及不菲的价格。因此,目前还不适宜大面积铺开。不过,这必将是未来路灯照明的新趋势。据悉,目前义乌供电部门正着手调试,先在部分路段更换LED节能路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