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04月06日讯 区域竞争的核心是人才竞争。人才是兴业之源泉,也是强业之根本。
“5年内,企业每引进1名创业人才或创新人才,按人才层次给予5万元~10万元的奖励。”开发区《关于扶持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的若干意见》(审议稿)里,20条人才新政,条条极具诱惑。
20条人才新政、8000平方米人才公寓、每年500万元专项人才资金……
这一系列的数字传递着一个讯号:台州经济开发区以其求贤若渴的姿势,向各路人才发出“英雄帖”,让大家一起掀起新一轮“台州式”改革浪潮。
转型升级人才成“硬伤”
人才对于城市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2011年,是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比任何时刻都更加需要人才,尤其是高层次人才。”这是开发区党建暨人才工作会议上,管委会主任董晓燕对于人才工作说的第一句话。
开发区1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人才起到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但随着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转变,开发区人才队伍建设也暴露了一些问题。
“高端人才缺乏,缺少引领产业创新的战略型、领军型人才。”董晓燕主任表示,如此人才结构,长此以往,势必导致创新能力薄弱,企业转型升级更无从谈起。
一个企业乃至地区的转型升级,需要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和引领。如何招才引智,搭建高层次人才发挥的舞台,真正留住人才,成了开发区上下共同思考的问题。
招才引智借力发力
2010年,市委市政府将“台州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和“台州市留学人员创业园”两块牌匾授予开发区。
“这是一种信任和期望。”董晓燕认为,在推动企业人才建设方面,开发区应搭建招才引智平台,进一步推进“三站二中心”建设(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工程中心、技术中心),同时加强企业人才储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发展积蓄后劲。
在推动企业人才建设的同时,开发区优化了政策环境,人才新政20条里,涉及高端人才的福利、住房、奖励等等。省人才千人计划,更是给予成功评定者50万~100万元的奖励扶持基金。
掀起新一轮“台州式”改革
能遇到伯乐,是千里马的幸运;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激励机制,则让创新人才更有动力。
2011年,开发区将启动100套8000平方米人才公寓的建设,重点解决创业创新高层次人才的安居问题。同时,从今年起,开发区每年安排500万元的专项资金,保障人才工程项目实施和兑现人才奖励政策。
“我们以百分的诚心来吸引人才。”董晓燕主任说,他们还将整和优化部门优质资源,建立绿色通道,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住房公积金、出入境、通关、疗休养等服务,努力为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就学、配偶就业、医疗、社保等后顾之忧。
筑好巢穴,引来金凤凰。台州作为民营企业的发源地,从来不乏创新精神。创业转型升级,需要人才的引领和支撑,在这样的良好政策环境下,各路人才与台州人民一起,共同掀起新一轮的改革浪潮。(台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