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昱昨就“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作说明:
5年后生产总值力争达1200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2000元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30000元
“十二五”时期有十大重点建设任务
“统筹区域城乡,打造品质之城”居首
区委十二届十一次全体(扩大)会议通过了《中共杭州市余杭区委关于制定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了未来五年余杭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根据《建议》精神,区政府制定了《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昨天,在余杭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常务副区长沈昱就提请大会审议的《杭州市余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下简称《纲要(草案)》)作了说明。
沈昱在这份说明中说,《纲要(草案)》提出: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力争达到120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力争达到2000亿元以上;财政总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力争分别达到220亿元和13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力争达到650亿元。
《纲要(草案)》在民生保障上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以基本养老、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实现全覆盖,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8%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到2015年分别达到52000元和30000元。
《纲要(草案)》提出了“十二五”时期十大重点建设任务。“统筹区域城乡,打造品质之城”居十大建设任务之首,其后是:“推进转型升级,构建现代产业”;“推行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突出人才战略,提升创新水平”;“繁荣特色文化,传承文明薪火”;“注重民主民生,构建和谐余杭”;“坚持开明开放,加强对外合作”;“完善基础配套,增强保障能力”;“创新体制机制,增进发展活力”;“开展‘三力提升’,提高行政能力”。
对“统筹区域城乡,打造品质之城”这一首要任务,《纲要(草案)》从五方面作了部署:
其中第一个方面是增强临平副城综合能级。以超山—丁山湖地区为核心,积极推动临平副城向西拓展,加快推动新城及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建设;有序推进开发区和运河大型居住区两个板块的发展,把临平副城打造成长三角知名的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基地,杭州东部枢纽型、开放型、宜居型、多功能的都市副中心和“山水园林型”新城。
第二方面是加快三大组团特色发展。如余杭组团要以余杭创新基地核心区和南湖新城建设为重点,加快多个城市综合体建设,打造成余杭高端要素的导入地,杭州西部商业高地和省级产业集聚区发展的核心区。
另外三个方面是培育现代城镇综合功能,推进美丽都市乡村建设,提高城乡管理现代化水平。
沈昱在说明中同时指出,《纲要(草案)》是总体性、纲领性的,必须有专项规划、区域规划等加以细化、配套实施,才能使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另外,要制定规划纲要分解落实方案和年度实施计划,全面推进规划年度监测和评估工作,加强规划实施的动态管理。要加强对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和跟踪分析,提出预测、预警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