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多数义乌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这意味着企业主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最高决策人。这有有利有弊,利在企业能高度集权,办事效率高,弊在企业可能会因企业主个人素质、眼光、能力不高,而在发展上出现问题。
金融危机爆发后,一批义乌企业就此倒下,其中还包括像“金乌”这样的明星企业。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开始寻求经营方面的新思维、新模式。于是,义乌管理培训业这两年变得特别热门。
管理培训业到底有多火
学员年增三成排队等听“贵课”
汪利民是义乌采智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的营销总监。他告诉记者,这两年,他们公司的学员数同比增速在30%左右,而且,大部分报名学习的人都是企业的一把手。
这家公司最近引入了“思八达集团企业家智慧系列”课程,其中最贵的一个子课程费用大概要30万元,而且只能上十天的课。但是,汪利民说,这个高端课程在义乌没有“冷场”,而是很热门,由于课程的学员数量有限制,目前还有不少企业主在排队听课。
同样的场面出现在义乌市嘉鸿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这家公司成立于2008年,在工厂管理培训方面较为专业。其总经理梅智成说,以前,业务人员通过电话向企业主推介课程,往往会遭冷遇,但现在很少出现这种情况,公司在学员招收方面可以说变得越来越顺当了。
不仅如此,管理课程的市场需求正变得日益多样化。汪利民说,受此推动,义乌的管理咨询行业变得越来越细分,原来一个咨询公司拥有多种类型课程的现象变少了,“术业有专攻”成为行业新现象。
企业主为啥热衷去培训
答案一:提升自我管好企业
记者获悉,目前企业主最关心的是两大问题:企业如何留人,企业利润如何增长。于是,包含这些问题解决之道的管理课程最受企业主欢迎。
梅智成说,实际这两个问题是统一的,企业员工不稳定,利润就难增长。经济复苏之后,订单源源不断,但招工难、留人难的问题却困扰着企业的发展。如何破解?从管理学的角度讲,方法是多方面的,这不仅涉及企业薪酬制度、激励制度等的改革,还涉及工厂管理、后勤保障、品牌形象塑造等问题。
“但是前几年人工成本上涨、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没有这几年那么显著,很多企业主对这方面的思考并不是太全面,到了现在,管理、经营能力上的‘捉襟见肘’,让他们不得不花时间去学习,去提升。”梅智成说,多数企业主的想法是,只有自身能力提升了,才能制定出更适宜的制度,去管理企业、发展企业。
汪利民也认同这一说法:“的确,在义乌,企业主的个人素质、能力能对企业的规模和寿命起到决定性作用,为此,企业主很看重自我提升。”
答案二:摆脱“精神贫困”
记者曾有这样的采访经历:一家东阳红木企业的董事长身价几亿元,但精神世界十分空虚。他多次和记者表达了生活无味的想法,并打定主意要去出家。
很多义乌企业主和这位东阳红木企业老板一样,虽富裕而不愉悦,原因就在于“精神贫困”,无所寄托。汪利民这样分析,人在一个境界里久了,当然会觉得厌倦,但当他的思想提升到另一个境界,思考问题的角度和高度就会不一样,人也就会变得愉悦了。
为此,在目前不少参与培训的企业主中,抱着摆脱“精神贫困”的人也不在少数。对于他们来说,一些思维、境界、人际学等方面的课程相对合适。
答案三:借培训扩大交际圈
也有一部分企业主,把学习的目的放在次要位置,他们报名参加管理培训,最主要的想法是认识更多的朋友。毕竟在商业社会,多一个朋友,就等于多一份资源,多一些商机。
义乌纵天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施少杰就是这样一个乐于借培训机会交友的人。他就明确表示,去培训,不仅要懂得学知识,还要想着交朋友。他们公司做的是压缩企业通信成本的业务,部分客户就是施少杰在管理培训班上认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