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精细化管理后,制造一件隔热罩 时间缩短2.2秒 产能提高1.5倍
到2015年我市要在400家企业推进精细化管理
一个小小的隔热罩,舟山市海山密封材料公司却做出了一篇不小的“文章”:通过精细化管理,制造一件隔热罩的时间从原先的平均6.6秒减少到了4.4秒,产能由此提高了1.5倍。
记者注意到,在该公司钣金车间的地面上划着一条条黄线,长约30多米的生产线上,机器就沿着黄线按顺序摆放。“机器位置的摆放,就是缩短2.2秒的奥秘所在。”公司制造部部长刘国芳说,制造一件隔热罩需要经过压形、组合、拉伸、成型、包装等8道工序。以前这些机器都是未按生产流程摆放,而是交叉无序摆放的。于是制造一批25件的隔热罩,工人需要走31米的路,然后再拉货到40米远的地方进行包装。
2008年上半年,海山公司推行精细化管理后,钣金车间来了个大变样:机器按制作流程进行摆放,各种材料也不再随意堆放。于是在各道工序间,工人们搬运的时间大大节省。测算出来的结果,让刘国芳也吃了一惊:以往制造隔热罩平均每件需耗时6.6秒,现在产能提高了1.5倍,平均每件隔热罩的生产时间只需4.4秒。
同样,在更换模具上,海山公司推行快速换模这种精细化管理后,换模时间也从原来的11分钟减少到了7分钟,效率提高30%以上。此外,公司还在信息化管理、培训体系、绩效评估等方面全面推行了精细化管理,这让企业切切实实地尝到了甜头。
海山公司提供的一份数据显示:员工的劳动生产率,2008年为每人32.9万元,2009年增加到每人35.2万元,今年则增加到了40万元。今年海山公司的销售额也首次突破了亿元大关,预计可达1.2亿元,比去年增长约50%。刘国芳说,这其中精细化管理功不可没。“经营一家企业就像种田,需要精耕细作才能有好收成。”在日前举行的全市企业精细化管理推进现场会上,企业管理专家钱朝宁如是表述。“我到一家羽绒服企业调查,结果发现羽绒的湿度监测就靠工人用手摸。”钱朝宁说,这种原始粗放的生产管理方式,应该摈弃,精细化管理是每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经之路。
市经贸委主任周松宽介绍说,舟山的目标,是力争到2015年,树立40家精细化管理示范企业,要在400家企业推进实施精细化管理,培养管理创新专业人才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