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余杭经济发展新引擎
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大会昨举行
“创新理念,把握机遇,大胆实践,推动余杭现代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快速发展”,市委常委、区委书记朱金坤在昨天举行的全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大会上强调。区长姜军作大会报告,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沈昱主持会议,区四套班子有关领导、良管委领导,区长助理等参加会议。
姜军以“在产业融合中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为主题作大会报告。他充分肯定了全区服务业发展的成绩,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全区服务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成为推动余杭经济转型升级、稳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新一轮跨越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全区服务业增加值逐年提高,2009年,余杭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09.4亿元,同比增长15.1%,今年前三季度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9%,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约为38.4%,前三季度余杭服务业增加值增长率和服务业占GDP比重增幅均位于杭州市两区五县市的第一位;服务业贡献率稳定增长,特别是对税收的贡献明显;产业集聚区建设扎实推进;新型服务业态不断涌现;服务业规划布局进一步优化。但是,对照现代服务业发展的要求,余杭的服务业产业层次有待提升、贡献结构有待优化、发展理念有待厘清。
姜军指出,明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谋划现代服务业发展,定位必须明晰,要把服务业放在余杭产业发展阶段上来谋划,放在产业融合中来谋划,放在城市化加速发展进程中来谋划,放在“十二五”规划中来谋划。姜军要求,进一步落实发展举措,明年要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先行先试区建设,重点突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断扩大新兴服务业规模,优化发展结构,提升发展层次,增强竞争实力,逐步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吻合、与现代制造业相配套、与城市化进程相协调、与群众需求相适应,优势明显、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繁荣发达的服务业发展体系,努力实现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新跨越的思路,做好五方面工作。一要优化规划布局,科学编制好现代服务业“十二五”规划,进一步落实和优化现代服务业空间布局。二要完善扶持政策,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积极扶持新兴服务业态和新的商业模式,制定出台扶持先行先试区发展的实施意见及认定、考核管理办法,健全集聚区发展的工作推进机制。三要突出工作重点,重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突出平台与产业链建设,突出商务服务,发展税源经济。四要推进项目建设,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向“四基地十一区”集聚,重点推进10个先行先试区的建设,加快重点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发展,探索建立服务业项目准入机制,优化项目推进服务,完善项目推进机制。五要创新发展模式,创新服务业业态和商业模式,创新人才引进和人才培育的模式。
朱金坤在会上传达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朱金坤指出,余杭发展现代服务业面临着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要创新理念,把握机遇,大胆实践,推动余杭现代服务业在“十二五”期间快速发展,把余杭的自然禀赋和区位优势转化为转变发展方式,把调整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优势,转化为提升综合竞争力的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优势。余杭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面临产业结构调整的问题,产业本身是一个完整的有机体,不能单一地说哪个产业重要,哪个产业不重要,它是一个有机组合,是结构性的问题。结构调整得好,产业发展就顺利,结构调整得不好,产业发展就存在这样那样的矛盾。结构决定功能,现代服务业是现代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调整好产业结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
朱金坤要求,“十二五”期间,要全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好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文章,抓住推动余杭产业融合互动,实现三次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的关键时期,使发展现代服务业成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要努力形成高增长、强带动、宽辐射、广就业的服务经济体系,使之成为余杭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抓好房地产、金融服务、商贸物流、旅游休闲、信息科技、中介服务、总部经济七个重点行业。对于“十二五”期间现代服务业发展要全面理解,科学把握,系统谋划,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统筹发展,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要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把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等各方面因素凝聚起来,合力推进余杭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全区产业结构更加协调,更加可持续,使服务业成为未来余杭发展的重要引擎。
会议表彰了15家现代服务业发展突出贡献企业,12家现代服务业发展工作优胜单位。农夫乐园(杭州东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七格格top潮店(杭州黯涉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杭州农副产品物流中心作典型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