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随着公积金三套停贷、银行年底贷款资金额度的紧缺,二手房市场的对峙局面进一步加剧:业主不让价,态度很坚决;购房者看中了,希望降价幅度大一点再出手。
买卖双方进入“持久战”
市区双溪西路上一家中介公司最近接待了一位客户,他看中了一套市区江南明珠的106平方米的三房,带地下车库,挂牌价115万元。买方出价108万元。业主考虑到地段、楼盘品质等因素,不愁卖不出,惜售心理越来越浓,不愿轻易降价。而购房者则认为现在政策打压楼市,房价应该可以降下来,因此即便对这套房子很满意也仍然犹豫不决。于是,双方陷入“持久战”,这桩买卖至今仍“悬而未决”。
据了解,目前挂牌出售房屋的业主分为两种:一种是置换型业主,准备卖掉旧房再买一套改善型新房居住。由于政策的原因,如今他们处于两难境地,很容“被二套”、“被三套”,贷款利率、贷款成数等都不理想,失去金融杠杆后的他们宁愿持有现在的物业,撤牌不卖,静观其变;另一种是投资型业主,他们只愿高价卖,不愿让价出售。比如,江南板块内一些品质较好的小区,业主认为江南作为市政府所在地,各项市政设施以及生活、医疗、教育、购物等配套非常成熟,更何况还有原理工学院地块项目欧景名城以及未来湖海塘板块的带动。目前江南板块内新增供应量不足,现有的二手房是“卖一套少一套”,物业的稀缺性让他们产生惜售心理。卖掉后资金也没有更好的流向,他们觉得留着比卖了划算。
部分业主考虑“一步到位”
就在业主惜售的同时,购房者的购房需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由于限贷令的出台,一些原先希望通过“梯度置业”实现住房升级换代的购房者,想法也开始有所改变。据了解,目前购房者中,抱有“一步到位”购房想法的改善型客户明显增多。
上周末,市区一对夫妻本想在西关一带买一套两房,然后再替父母买套小户型。公积金三套停贷政策出来之后,他们犹豫了,如果再买两套,一套自己住、一套父母住,那么就陷入了贷款难的窘境。回去思考再三后他们决定,索性买一套大面积三房,和父母同住。最后,他们买下了丹溪花园一套130平方米的三房,总价145万元。
中加中介总经理李昌告诉记者,买卖双方的预期变化导致最近二手房成交出现“两头热,中间冷”的格局。对首次置业的刚需客来说,90平方米以下的小户型总价不高,购房压力相对较小,是比较理想的选择;而对置换型客户来说,130平方米以上的三房更受青睐。受商业贷款二套房首付提高、利率提高,三套房停贷政策的影响,以及近期公积金贷款政策的限制,部分购房者本想置换一套两房作为过渡的,现在都倾向于购买一套面积大一点的三房。另一方面,由于受到购买力的制约,有的购房者不得不考虑房价相对较低的近郊板块,以“空间换价格”。
不妨用发展的眼光看房价
据市区信立泰中介经纪部负责人胡永年分析,目前买卖双方仍处于对峙阶段,市场前景不明朗。我市出台的“9·29”新政实施细则,上海房产税即将试点以及一些专家关于明年房价将大幅下跌的消息都让没买房子的人觉得振奋;而通胀预期越来越高,社科院《经济蓝皮书》等对明年房价有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的预测又让有房在手的人觉得很开心。对未来房价走势的看法,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总结一下,其实也就是两种心态:有房的人看涨,没房的人看跌。
一名资深经纪人说,在二手房交易过程中,他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当时这个小区才卖多少多少一平方米,可惜我没买。早知道早点买了!这样的“事后诸葛亮”屡见不鲜。他认为,江南的房价从2000年时的1000元/平方米左右上升到今天这个高度,不能片面看待房价的增长。当年的江南只有双溪西路和宾虹路,如今却已经雄纠纠、气昂昂跨过330国道。城市在发展,社会在进步,居民收入在增长,金华的城市地位也在日益改变。所以,建议购房者不妨用现在的眼光、现在的收入来看待现在的房价。对购房者来说,目前房地产市场相对平稳,买方跟卖方之间更有讨价还价的余地。对刚需客来说,趁年底购房,也许不失为一个较好时机。
本报记者 戴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