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楼盼
通讯员 方清源
【最新消息】
中国小商品城
成交额380亿
昨天,义乌市工商局发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前11个月,义乌集贸市场总成交额达526.74亿元,同比增长10.15%,其中中国小商品城成交额379.41亿元,同比增长8.1%。这意味着,今年前11个月,义乌日均向全球售出价值1.135亿元的各类日用小商品,每天的销售额较去年同期多860多万元。
【新闻纵深】
“千年极寒”
带动相关商品热销
昨天,在义乌国际商贸城四区二楼,前来购买手套、帽子等保暖日用品的客商络绎不绝。
经营手套生意的商户王涛告诉记者,今年有传言说将遭遇“千年极寒”,使得义乌市场围巾、手套、袜子、服装、电器等产品销售火暴。“今年,我的销售额比去年多了10%。”
在王涛的商位上,义乌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负责人吴伟强正忙着“抢”货。他说:“保暖商品生意太火暴了,我公司也接到很多订单,可是因为供不应求,我总拿不到货。”
而对于经营喜庆用品的90后房晨晨来说,即将过去的一年是充满丰收喜悦的一年。年初,她给自己定下200万元的销售目标已经基本完成,利润也比去年增加10%。
外商合伙企业数
占全国近一半
自2006年以来,义乌市场主体数每年以7%的增幅稳步增长。尤为可喜的是,越来越多的外商选择义乌并融入义乌。今年以来,义乌市出入境管理局办理登记入境的外商人数较去年有较大幅度增长,常驻外商超过1.3万人。
在外商增多的同时,各类涉外市场主体和机构数量也在迅猛增长。义乌已拥有占浙江近半数的外国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总数达2985家。此外,义乌在册外商合伙企业达17家,占浙江省总数的九成,全国总数的近一半。
“市场是义乌的命脉,也是我们商户的希望。”做了30多年生意的老商户吴华云深有感慨地说,义乌市场能够做大做强,不仅仅靠良好的硬件环境和完备的配套支撑,更依赖和谐的经营氛围、完善的监管体系、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良好的市场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