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
决战“十二五”
“十二五”(2011~2015年)即将拉开大幕,它将给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带来怎样的改变?
“十二五”堪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最关键的一个转折点,这5年,中国经济必须实现“战略性突破”,这将是中国从“世界工厂”这种外向依赖型经济,转向内需生产型经济的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中国经济将从这5年开始真正的脱胎换骨。相应的,全新的商业机会将遍地丛生,中国企业更需要未雨绸缪,科学地制定新的发展战略。
从外向依赖型转向内需生产型,这对外向度很高的我市经济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从外转内?将是未来金华经济的关键之战。事实上,危与机相生相伴,与挑战夹裹而来的还有机会,未来5年的机会又在哪里?
政策就是最大的商机。企业可以从“十二五”规划中,寻找国家重点支持的产业领域和投资机会。“十二五”启动宏观经济三个方面转型是肯定的:①从过去的依赖投资、出口,到注重发展内需转变;②从过去的高耗能、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低碳、高科技新兴产业转变;③逐步提高国民收入,这与发展内需相辅相成。这三个转变表明,大消费概念、节能减排概念、新兴产业概念等,将越来越受到资金的追捧。
春江水暖鸭先知,商者的禀赋决定了他们永远具有最敏锐的商业嗅觉,我市的企业家们依然意识到艰险而又充满机遇的“十二五”,先知先觉者已经未雨绸缪在为决战厉兵秣马。
从本期开始,《财富周刊》将逐一呈现金华企业家们决战“十二五”的新举措新思路。
虽然没有列入国家电动汽车试点城市名单,并没有妨碍我市在电动汽车领域争当领跑者的快步插上,中国首个电动汽车城或将在我市诞生。市区正在紧锣密鼓建设的电动汽车充电站、电池更换站、充电桩,位于市区的浙江康迪车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小电跑纯电动汽车面市,种种迹象表明,金华或将在全国纯电动汽车领域确立领跑地位。
金华亮出纯电动汽车品牌
11月26日,金华东关电动汽车充电站正式建成投运。与此同时,几十辆纯电动汽车在市人民广场亮相。可爱的外形、使用费用低廉以及不到4万元的售价,这些被命名为“康迪小电跑”的电动汽车就找到了各自的主人。至此,金华这座以火腿闻名于世的城市,在炙手可热的电动汽车领域吸引了足够的眼球。
“没想到,纯电动汽车热在金华来得如此猛烈。”对市民表现出的购车热情以及各界的广泛关注,浙江康迪车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应进峰既意外又兴奋。11月26日,康迪小电跑成功亮相后,每天都会有市民来访或者致电,要求订购小电跑。据透露,此前意大利政府已确定康迪小电跑在意大利城市试点。
以自行车的价格打开美国市场
电动汽车是近年来国际、国内最炙手可热的词汇之一。以日本丰田普锐斯为代表的汽油、电力混合动力车率先在市场上掀起波澜。与丰田相比,在知名度、体量上都无法相提并论的浙江康迪在电动汽车领域的实践并不比丰田慢。
2008年9月18日,美国财政部专门致函康迪公司,批准康迪电动汽车可享受每辆4435美元的税额优惠。同年10月7日,美国俄克拉荷马州又同意对康迪电动汽车进行退税补贴,该州税务委员会决定对购车者补贴一半车价。
按照这样的补贴政策,如果是俄克拉荷马州的公民购买康迪电动汽车,在享受各种补贴后,数百美元的价格相当于当地市场一辆高档自行车的价格。
这种名称为“coco”的纯电动低速汽车出口量达1000多辆。康迪在美国获得成功的同时,一直在关注国内电动车市场的机会。尽管国家、行业、社会都给予电动汽车足够的关注,但是如何撬动这个巨大的市场,却让包括康迪在内的众多国内外汽车厂商一筹莫展。虽然以普锐斯、雷克萨斯等混合动力车型抢占了先机,但是高昂的车价、非纯动力汽车等因素并没有能够确立丰田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领导地位。
谁会是中国电动汽车领域率先启动的领跑者?从知名度、企业规模等常规角度来衡量,偏居国内五大汽车产业基地之外的金华、销售规模不过数亿的民企康迪车业显然不会进入视野。而就是这个小不点,凭借在美国的实践以及在纯电动汽车领域的独特思考,一直在努力奔跑并快速插上。
康迪在一次全国汽车行业展示会上看到了大哥们的懈怠与软肋。应进峰告诉记者,当时国内外同行都展示了各自的电动汽车产品,看罢后,公司董事长胡晓明很兴奋,他发现,这些汽车行业大哥的杰作大多将汽油机换成了电池。这样的操作显然不是纯电动汽车应该具有的设计。而康迪在美国销售的“coco”完全是按照纯电动汽车来设计制造的。另外,在汽油动力的汽车依然占据市场主角的市场背景下,这些行业大哥们的精力依然全神贯注于汽油车市场,在电动汽车领域,他们更多的是关注。
有了上述判断,康迪这个国内汽车行业的小不点,决定发力纯电动汽车。康迪充分发挥民企的灵活机制、独特的商业思维,很快找到了一个独特的切入点:与央企合作,在金华推动中国首个电动汽车城的进程。
独创商业模式推开电动汽车
家庭化之门
大哥们看的多,动的少,是导致国内外电动汽车很热,而真正家庭化、市场化的产品面市少的根本原因。在应进峰看来,除了汽车巨头们游移不定的态度外,还有纯电动汽车电池续航里程短、电池充电时间长、充电设施不完善、电池回收流程不完善、车价过高等五大障碍影响了电动汽车进入家庭。
康迪在出口产品的基础上,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康迪小电跑面市了。因为小电跑定位城市交通,使用者在城区行驶里程不会太长;采用更换电池的方法避免了充电时间长的弱点;市区及未来全市城区逐步完善的充电设施确保车主能够及时充电;采用只租不售的电池模式,让电池回收成为必然;只有数万元的售价克服了高价门槛。五大障碍迎刃而解后,康迪撬动市场的杠杆终于完成。
城区网格化布置充换电设施
据了解,东关充电站可同时为10辆不同类型电动汽车进行整车充电,是目前全省规模最大、设施最齐全的电动汽车充电站。
今年市区将建设电动汽车电池更换站3座,充电桩90个。到2012年,全市要建造14座大中型电动汽车充电站、25座电池快速更换站、110套电动汽车充电桩,从而在市区300平方公里的范围及各县(市)城区按5×5公里网格交点布局,基本满足我市电动汽车用户的日常充电需求。
“电池更换”模式期待成为国标
目前,国内车企主要以插电式充电模式为主。2009年8月,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牵头下,一汽、上汽、东风等国内十家整车企业联合成立“电动汽车产业联盟”,并签署《电动汽车发展共同行动纲要》,开展联合制定电动汽车标准的准备工作。在电动汽车领域,该联盟主要研究的即为插电式纯电动汽车的商业标准和模式。
以浙江康迪车业有限公司、众泰汽车为代表的企业则在推行“电池更换模式”这种截然不同的商业模式。
以康迪为例,该公司出售给客户的是未安装电池的纯电动车,客户购车后需要租用一块电池组。当车辆电池即将耗尽时,客户将车开至充电站,更换另一组电池,并结清相关费用即可。该模式在操作上更具便利性,且车主只需要承担不含电池的车辆成本,购买价格更为低廉。插电式充电的商业模式是客户将车停在充电桩或者充电站,2~8小时后,才能将电充满继续行驶。
就在一汽等十家整车企业成立联盟推动插电式标准的同时,浙江康迪也与国家电网、浙江天能电池有限公司等能源巨头达成合作协议,联合成立“中国纯电动汽车产业化推进联盟”,欲通过联盟的形式,扩大“换电池”式商业模式的影响力。在国家出台电动汽车技术与商业化标准前,两种商业模式的博弈仍将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