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脚料成卖点 废弃物变新贵
吴兴众多企业“静脉产业”里“掘金”
湖州在线讯 运用先进技术,将废弃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这类变废为宝的产业被形象地称为“静脉产业”,又被称为“静脉经济”或第四产业。记者日前在吴兴区了解到,今年以来,该区多家企业将发展的触角伸向这一产业,把传统“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线性经济模式,改造为“资源——产品——再生资源” 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为企业开拓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污水管道生产过程中,我们每年要消耗掉近2万吨胶凝材料,资源消耗很大,成本也一直居高不下。”位于吴兴区的浙江福莱福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5月,企业总投资1000万元、年产3万吨废弃塑料再生造粒项目正式投入生产。据了解,通过回收废弃塑料,采用节水、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工艺进行再造粒,其产品品质与新购买的胶凝材料几乎一致,投产以来,该项目已为企业降低了30%的原材料成本。
同样位于该区的湖州盛基金属制品有限公司也将目光瞄向“下脚料”的开发利用。据介绍,该企业每年有大批壁炉出口至欧美国家,在传统生产过程中,壁炉内壁通常使用天然矿石或金属材料,除了成本高外,天然材料耐高温耐冻等性能远远达不到工艺要求。为此,企业利用矿产废渣提炼加工成人造石做替代品,此举克服了天然材料性能上的不足,也为企业节省了百余万元的生产成本。
“以前,新茶采摘后,剩余的老茶叶或茶梗子都浪费了,如今,我们以每吨1万元的价格卖给湖州方路茶叶有限公司,为农户增收不少。”安吉县某白茶合作社的负责人表示。记者在“方路茶叶”了解到,今年,企业年产600吨精细茶粉加工生产线投产,利用废弃茶叶萃取茶汁并制成茶粉,提供给国内众多奶茶企业作为生产原料。“明年,我们还将上马一条生产线,对废弃茶叶的年需求量将达到1万吨。”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
采访中,吴兴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静脉产业”的实质是运用循环经济理念,有机协调“垃圾过剩”和资源短缺的矛盾。目前,该区“静脉产业”已延伸到了化工、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今年以来,共有“大港印染”集成节能技术示范工程项目、“美典新材料”新型阻燃材料项目、“中味”生态化制有机饲料项目等23个相关项目投入生产,其中,6个项目被列入浙江省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