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村电工,村里的农用电费节省了50%,村上的路灯到了晚上再也没有暗过,村民家里的用电服务有人管了,百姓用电投诉少了,村镇电力共建工作,赢得了村民们的一片称赞啊……”, 11月24日,笔者随仁和供电营业所主任前往九龙村村委会,该村村长莫法雪激动的向笔者娓娓道来村镇电力共建实施后,村电工为全村带来的新气象。
农电体制改革以来,余杭区农灌线路划归为当地乡镇资产,由乡镇管理维护,村电工大部分划归供电部门,不再管理乡镇资产的农灌线路和农户表后设备。村电工的缺失,农灌线路和农户表后设备的用电安全、用电服务呈现“真空”状态,农村用电服务投诉率高,村镇用电服务成为余杭供电局的“焦点问题”。
为破解这个“焦点问题”,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余杭供电局积极探索创新供电服务方式。2009年9月,余杭供电局与仁和镇政府经过友好协商,决定开展“村镇·电力服务共建”活动。根据共建协议,各村设立一名村务电工,村电工由村委会聘用,费用由电力部门、仁和政府及村委共同出资。村电工负责农业生产线路和村级路灯等集体资产的建设和管理,负责做好居民家庭漏电保护器运行维护和表后线服务工作,负责运用多种形式开展“科学用电、依法用电、安全用电”宣传,负责做好各村的农业生产、路灯等公用的收费工作,协助供电部门做好欠费用户的告知和催交工作。余杭供电局负责村电工队伍的业务指导,并每年提供共建基金。2009年9月,通过统一招聘和层层选拔后,仁和镇18名村电工通过考试,并由余杭供电局送往专业电校培训半年。2010年4月,仁和镇18位村电工学成归来,取得电工资格证后正式上岗。11月,工作了半年多的村电工,使农村用电安全效益、优质服务效益、经济效益明显得到了提升。
经济效益:用电检查为18个村委节省农电费用50%
说起农电费用,仁和镇每个村的干部都觉得头痛。由于乡村农灌线路无人管理,村上养殖户、种植户、建房户搭挂农灌线路生产建设,却没有任何计量表计,导致了农灌电量流失,给村一级集体资产造成巨大损失。仁和镇九龙村村长感触颇深,他说:“我们九龙村有1010户人家,4093人,这样的规模在仁和镇才排行第六。但是,我们去年一年的农灌电费开支就有20万元。”据悉,2010年在九龙村建房的农户就有100多户,一户人家搭挂农灌线路建房,隔壁邻居三、四户都会偷偷挂在建房户上窃电,而这些用电都是无电表计量的,全由村委承担电费。今年4月,村电工上岗后,立即与当地仁和供电营业所、派出所开展了全镇的用电安全检查,仅九龙村就查处搭挂农灌线路违章用电的就有50多户。仅7个月时间,九龙村村电工对搭挂农灌线路的建房户、养殖户、种植户等安装农用临时电表142只,电费都由农户自己承担。自从安装了农用临时电表,以及村电工每周开展2次用电检查,有效遏制了窃电行为,村委的农用电费直线下降,村长激动的说:“去年20万电费,今年1-10月,电费才9万,估计到12月底也就10万左右,节省50%的电费啊,村电工真是帮了大忙了,为我们节能增效啊……”。不仅九龙村是这样,葛墩村、东山村等18个仁和镇的乡村,在村电工队伍用电巡查工作中,严厉整治窃电行为,今年的农灌线路电费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50%,为村委节省了一大批费用,赢得了村委的一致称赞。
服务效益:表后服务让95598报修电话下降17%
说起路灯,九龙村村长感慨万千的说:“别看我们村是农民,但是我们的维权意识高着呢,就拿村上的那300多只路灯,到了晚上,要是有一只路灯灭了,没人修,第二天得不到解决,村民就直接拨打12345余杭区长公开电话,直接向上头政府部门投诉,我们村委干部整天被上级领导批评,日子真难过啊……”如今,九龙村来了位村电工叫丁雪平,每天晚上路灯初上,他就骑着电瓶车在全村乡间道路上转悠,一看到哪只路灯灭了,立即检修。4月份以来,村电工小丁,已经更换了160多只灯泡 ,调换了300多米的路灯线路,整个九龙村的乡间小路,到了晚上都是亮堂堂的,村民们再也不拿路灯当投诉的话题了,而村电工丁雪平的名字就传遍了整个九龙村。村民们说,以前,农村用户家里发生电力设备问题都无处找人帮忙,农村家庭电线老化等用电安全隐患居多。现在,打个电话,村电工免费提供维修服务。今年7月,九龙村村民王子庆打电话找小丁帮忙,原来新建的房子里没电了。丁雪平花了5个小时的时间,从下午3点一直忙到晚上8点,把所有开关插座查了个遍,终于帮王家找出了短路的线路,夜色中灯火重燃,村民对丁雪平感激不已。今年夏季,农村用电紧张,村民超载用电造成电力设备烧毁事故较多,小丁说他常常忙到凌晨。自4月份上岗以来,村电工小丁的手机是24小时开着的,五·一、国庆等节假日都不休息,只要村民家中有用电问题,都会上门提供服务。平均每天都有3-5户人家找他帮忙,7个月来,小丁为九龙村村民们提供了800多次上门维修服务。为了方便联系,仁和镇为每位村电工制作“电力连心卡”,把村电工的名字、联系电话都印在卡上,发布到村民手上。自从村电工上岗以来,村民家中漏电保护器跳闸、线路烧毁、短路等表后用电问题都得到了解决,村电工弥补了农村表后服务空缺,仁和镇的95598故障报修话务量由2009年上半年的701起,下降到了 2010年上半年的582起,同比下降了16.9%,村电工不仅让村民得到了实惠,还为电力部门减轻了压力。
安全效益:电力建设让乡镇电网更安全
3月16日,余杭供电局在仁和镇召开农村供电服务共建工作推进会。会上,仁和镇栅庄桥村的村委书记沈寿法兴高采烈地对与会人员说:“自去年10月,仁和镇政府与余杭供电局签订‘农村供电服务共建协议’后,电力部门按照协议内容支持我们村的电力改造工作,对我村三分之一的电力设施进行了改造。去年11月后连续下雪,压坏了不少线路,但是我们村经电力改造后的片区未受到任何影响,因为电网坚强了,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供电也更加稳定可靠,村民们在大雪里过上了一个祥和温暖的春节。希望供电部门能进一步加大新农村改造力度,让所有村民都尝到电力改造后的甜头……”村镇电力共建协议中明确,电力部门要加快仁和镇的低压配网建设,并协助村电工改造农灌线路,打造一张坚强安全的农村电网。2009年,仁和镇新农村电气化建设已经达到50%。截止2010年11月份,仁和地区新农村建设全部完成的有11个村,改造完成202个台区,争取在年底前实现新农村电气化建的乡村达到75%。同时,余杭供电局仁和供电营业所确定了仁和镇东山村为第一个农灌线路改造示范村。计划把全村直径16平方毫米的裸露农灌电线换成直径35平方毫米的绝缘电线,把6米电杆换成8米的电杆,大幅提升农灌线路的质量。余杭供电局还挨家挨户的为村民补装家用漏电保护器,目前,仁和镇已经安装漏电保护器12000余只,安装率达100%,村电工提供漏电保护器的维护,有效提高了村民家庭用电安全。村电工还加大安全用电宣传,向全村发放安全用电知识手册,走进千家万户普及安全用电知识,加强了全镇的安全用电氛围。
“村镇·电力服务共建”活动不但加强了乡镇人民政府和余杭供电局的联系,较好的解决了农灌线路运行维护和表后服务的需求,加快了农村电力基础设施建设进度,更是有力的提升了农村用电整体环境的改善和提高,使老百姓得到真正的实惠,也使共建双方单位达到了双赢的目的。余杭供电局将继续推进“村镇·电力服务共建”活动,广泛推广该模式,力争2011年一季度在良渚、勾庄开展“村镇·电力服务共建”工作,有效提高农村电力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