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政出台后,购房者心态有什么样的变化?近期,记者采访了多位市民,从中可以看出,目前市民的购房心态各异。不过,虽然心态有好多种,但主流心态仍以观望为主。
心态一:早买早好
在市区江北广福医院工作的邢先生是比较坚定的“楼市看多派”。去年底,他卖掉市区江南的一套学区房后,买下了城北紫郡山庄的一套排屋。此后房价一路上涨,这套排屋已经从当初的156万元,涨到现在的240万元。邢先生说,好在自己当时出手比较果断,要是换了现在,肯定也买不起这套排屋了。邢先生认为,房价上涨或者下跌,都不是普通老百姓所能够决定的。市场是各方角力的结果。就像股市一样,未来走势如何很难判断。不过,他认为,如果是需要自住的,不妨早点动手。“哪怕是看空,该买还是要买。”
心态二:以静制动
祝先生原想趁房交会好好看看,选择一套改善型住宅。在楼市调控新政出台后,他再次陷入观望。祝先生观望的理由是:“现在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很大,房产税出台的信号也很明确。上月央行又宣布加息。这些政策叠加在一起,就是重大利空,房价可能会出现下降。即使房价没有明显下降,二手房市场上抛售的房东也会多起来,议价空间也会加大。这对购房者有利。房子还是要买的,只是现在风险加大,容易高位套牢。眼下不如以静制动,先等等再说。”
心态三:存钱不如存房
今年还不到30岁的钱志军名下已经有了好几套房产。问及最近有没有买房打算时,钱先生表示,如果有合适的商铺项目,他仍然会考虑出手买进。他认为,现在CPI指数居高不下,银行储蓄已经连续一段时间处于负利率状态,人民币贬值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与其把钱存在银行里,不如把钱存在房子里更保值。”另一方面,现在金华住宅的总价已经比较高,而且投资风险也比以前加大。相比之下,商铺的价位更合理,也更有投资空间。
心态四:惜售
马先生在市区有两套房子,一套在南苑小区,面积为50多平方米,另一套在西京花园,面积有90多平方米。马先生原想把西京花园的这套房子卖掉,换一套改善型住宅。然而,第三套房停贷的政策让他产生了惜售心理。他认为,传说中的房产税税率、征收方式等并不足以对房价造成打压。如果全民征收房产税的话,很有可能像此前出台的营业税、个人所得税等政策一样,最终转嫁到购房者身上。由此可见,房价大降的可能性很小,更好的购房机会更不会出现。而且,现在市场变化太快,隔三差五就会出台新的政策,现在的政策还支持改善型购房,要是等他把手中的房子卖掉,再买进新房的时候,说不定又出调控政策了呢。与其如此,不如持房在手更安心,要换房也等局面明朗了再说。
本报记者 戴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