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兴城
随着沿海工业城的快速建设,越来越多的人向三门这个昔日的“西伯利亚”集聚。
在大速电机股份有限公司,笔者见到来自湖北的李肖勇。他说,他原来在路桥上班,今年通过别人介绍,来到沿海工业城。“虽然不到一年时间,但我还是能感受到工业城的巨大变化。如今,银行、超市、商场等应有尽有,有了一种城市的感觉。”李肖勇说。
来到工业城的不只是产业工人,还有大量有着精明商业头脑的三产人员。来自沿赤乡三角塘村的金剑毕业于浙江广播电视大学,原先在椒江经营一家刻章店,今年回乡在沿海工业城办起一家广告公司。他说,工业城有那么多企业、那么多人,只要肯吃苦,不怕没生意。据初步统计,到目前,沿海工业城已集聚1万多人口,其中产业工人5000多人。而这一切,只花了不到5年时间。
人口的集聚,因配套设施的完善而加速。在沿海工业城,投资5000多万元、办校规模48个班级的小学计划年底开工;占地75亩、集车站与物流等一体的物流中心项目马上启动;投资5000多万元、定位二级甲等医院以及占地30多亩的外来人口之家也即将动工。同时,工业城还积极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
可以预见,不久的将来,一个拥有10多万人口的环保型现代化新城,将崛起在昔日的盐碱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