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二次调控”阻击房价上涨 衢城市民购房心态回归理性

作者: 时间:2010年10月13日 信息来源:衢州新闻网-衢州日报

    刚刚过去的“金九”,衢州楼市商品房、二手房交易量双双回升。突如其来的“二次调控”,像给回热趋势的楼市打了一针“镇定剂”,各方心态又回复了理性。

    市民购房心态回归理性

    9月底刚刚在一楼盘定下一套小户型住宅,正在筹措购房款的祝先生看到调控新政的出台,有了放弃购房计划的想法。“我买的是第三套房,就是为了投资。”祝先生说,9月份市场上的新开楼盘很多,房源很丰富,在手中有余钱的情况下想买套户型小、总价低的房子投资,几次看盘后,他在一家新开盘的楼盘中就找到了自己想要的房子。“房子总价不高,但是我只准备了首付款,现在三套房肯定贷不了款了,所以打算放弃。”祝先生说,贷不出款是想放弃购房的一方面原因,另外新政一再出台,觉得国家调控态度很坚决,投资房产的风险扩大了。“这次政策不同于以往,而是一刀切了,我觉得目前再投资房地产市场看来是不合适的。”

    除了投资客,抱有改善需求入市的购房者也犹豫了。市民谭女士几天前在一个楼盘看中一套总价130多万元的房子,准备要交定金了,但新政策出台后,她找到售楼小姐表示“房子暂时不买了”。“之前我找开发商要折扣,但根本谈不下来,现在新政策一出,我想过段时间讲价空间会大点吧。”谭女士说,之前想买房,除了想改善居住条件,再度发热的楼市让她有点担心房价会再上涨,不过现在又打算观望一阵子了。

    像谭女士一样,因为长假前突然出台的新政而暂时搁置买房计划的改善型买家并不在少数。不少原本有意向的购房者认为,政策将打压高房价,寄望于房价回到更合理的价位再购房。

    开发商定价会更加谨慎

    记者采访过程中,多数开发商表示二次调控会对近期交易量回升的市场产生影响。“八九月份市场确实出现了交易量回升,不过价格并未明显上涨。二次调控出台更多是针对成交量的强劲复苏、对价格反弹迹象的一种警示。”市区一家房开公司负责人认为,此次调控对成交量有一定降温作用,但市场不会回到4月“新国十条”刚出台时的冰冻状态。“目前国内外的经济环境十分复杂,人民币升值、通胀压力依然存在,所以买房还是被部分消费者当做一种资产保值增值的方式。”

    不少房开企业表示,“二次调控”不会影响对接下来的推盘,新房源还是会按计划推出。一位开发商表示,只要项目在工程进度配合的前提下,将会如期推出新房源。“调控政策出台,我觉得这是政府在发出警告信号。这种震慑是有效果的,9月份卖得好的房子,要么优惠幅度比较大、要么开盘价格低于购房者预期。”这位开发商认为,国家出台二次调控后,市场热度会有所降温,也会给一些头脑热起来的开发商警示,重新考虑楼盘的定价,以合理的价格来吸引购房者。

    从国庆期间的楼盘销售情况来看,虽然不少购房者此前抱有担心,市场转好开发商会不会涨价,但受到节前二次调控政策的出台影响,多数楼盘的房价会比较平稳,不会再出现涨价,还可能出现一些打折优惠。“我们二期房源的预约客户不少,只要定价符合市场,楼盘的关注度不会降低。”有开发商表示,将根据接下来的市场情况制定合理的房源价格及优惠措施,部分客户还可享受优惠增值。

    二次调控利于楼市健康

    “衢州楼市目前总体较为健康,大部分开发商都领会了政府的调控政策,通过合理定价及促销来赢取市场。”市房地产业协会会长林元春说,二次调控对衢州楼市会产生一定影响,但是应该认识到出台政策并不是为打压房地产市场,而是引导房开企业更理性对待市场,包括拿地理性、定价理性、服务到位,这样才能拉动住房消费,引导楼市健康稳定发展。“接下来,房开企业应该深入理解政府政策,做好产品,考虑拿出更丰富的促销手段。”

    “现在不少购房者看到国家连续出台严厉的调控政策,观望心理会逐渐加重。这样一来,楼市的成交量会下降,房子一旦不好卖了,价格自然就上不去。”市区一家二手房中介负责人认为,此次新政的出台,也许不会在房价方面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由于今年以来多项调控政策不断叠加,当调控政策累积到一定程度,必然会产生比较明显的效果。“从目前来看,本轮调控的效果还是成功的。二手房买家普遍有了不降价就不出手的心理。”

    对于此轮调控目标,业内人士不约而同表示,楼市“二次调控”真正打击的是投资投机型需求。随着投资投机型需求再次退市,商品房将回归“住”的属性,楼市将进入理性时期,自住型需求购房者又将迎来不错的买房时机。

(记者 赵峥琳)
  • 107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