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后百亿”时代余杭财政如何可持续增长

作者: 时间:2010年09月18日 信息来源:余杭新闻网

    财政总收入冲上百亿台阶后,如何继续保持可持续增长?财政收入结构如何进一步健全、优化?在时下如火如荼开展的“三力提升”课题实践活动中,由余杭区财政局“一把手”牵头的《税源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课题实践,力图主动对上述问题作出回答。

    财政总收入在2009年越过百亿,意味着2010年在保持存量税款前提下,财政总收入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需要1个亿的新增税收来补充。目前余杭主要经济指标回升较为明显,但区域经济竞争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高、产业集群规模不大、要素资源缺乏等制约经济转型升级的深层次矛盾问题亟待求解。高新技术、低碳环保、节能循环等符合产业导向的产业、行业正处于扶持培育阶段,规模总量偏小,对财政收入的贡献尚小。据分析,目前余杭区部分行业和企业经营仍较困难,外贸出口难以全面增长,税收增长受到限制;房地产业税收占地方财政收入近三成,对房地产业的过度依赖导致收入持续增长风险增大,优化税收结构的呼声越来越强烈;同时,支出规模的扩大也促使政府性负债规模进一步加大。面对这样一个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阵痛期”,挖掘新的税收增长点、保持地方财税可持续增长,自然已经成为一个艰巨、紧迫的使命。

    目前,区财政局《税源经济发展的对策研究》课题实践活动的具体措施是:以良渚镇、南苑街道为试点,集中力量做好两地税源经济培育,良渚镇的重点是发展物流集聚区,利用特有地域条件和交通条件,吸引区外优质税源落户;南苑街道的重点是发展楼宇经济,鼓励楼宇业主招商引税。由区财政牵头,会同国税、地税、工商及其它部门与当地政府联合推进发展税源经济,每月定期到两个试点单位进行现场推进。通过半年的试点运行,力争两地引进新增税收3个亿以上。在两地试点的背后,将是一系列财政扶持政策酝酿、出台和完善的过程。这一系列政策的主题就是“建‘3+1’现代产业体系,促经济转型升级”。区财政将整合配套“3+1”现代产业体系财政扶持政策,重点支持五大产业集群和三十一大产业集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对照《余杭区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完善《家纺、服装产业转型升级财政资助实施细则》《科技专项资金实施细则》等政策;对工业企业,重点按照大企业、行业龙头标杆企业有关政策及企业三年发展目标,量身制定具体扶持政策;对物流业、信息服务业、楼宇经济、旅游业、商贸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金融服务业等现代服务业财政扶持政策也适时修订,从而努力做实税基,做大财政“蛋糕”。

    “我们不会在原有的奖励政策、优惠政策上止步不前。推动构建具有创新性、可持续性特征的现代产业体系,作为财政层面责无旁贷。”区财政局局长姚文华对记者表示,除了政策这个核心抓手,“税源经济”课题实践还将突出“主体激励”这个重点环节,提高税收征管部门和各地方政府积极性,这是实施本实践课题的重要保障。“如果要我说这个实践课题的主要创新点在哪里,我想这就是其中之一。部门、组团、镇乡街道和企业多方合作,形成联动机制,这就是一种机制创新。”姚文华说。

  • 168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