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圈即是民生圈。作为交通部门而言,每一项工作都与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如何做好余杭的城乡交通统筹发展,区交通局局长王洪元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率先推进城乡交通统筹发展,是交通系统当前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落脚点一定要放在民生上,关键是认真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即在关注、谋划、发展民生过程中努力实践城乡交通统筹发展。
近几年来,余杭交通按照“城市化”和“城乡一体化”的工作目标,实施了一大批与主城和周边县市对接的公路建设项目,通村联网、危桥改造和公交一体化工作及港口物流基地的建设,实现了交通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向适度超前的跨越。全区的公路密度高达174.06公里/百平方公里,处于全国的先进水平。全区农村公路通车里程为1912.834公里,占到总通车里程的89.9%,乡乡镇镇都通上了高等级公路,基本构成临平城区至各乡镇的一小时交通圈。通过近三年公交一体化的实施,实现了公共交通城乡统筹、服务均等的要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完善城乡一体的交通路网结构
项目是交通部门促进发展的工作抓手。以项目为载体,解决城乡交通统筹发展中的民生问题是最有效的途径。
王洪元表示,要实现交通路网结构的进一步完善,需要不断有新的交通建设项目来支撑。比如今年实施的项目中,104国道良渚至古墩路连接线、石大公路至09省道连接线将分别于10月、12月建成通车,随着东湖路南延二期工程和秋石公路建设工程的付诸实施,届时,余杭区东、西、南三面跟杭州主城区都将有便捷的快速通道;随着杭长高速的建设完成,余杭所有乡镇都将直接连上高速。同时,临余公路、闲祝公路、320国道至德清新市互通连接线、双后线公路等这些项目的开工建设,也使得余杭与周边县市的交通变得更加便捷通畅。此外,按照《余杭区农村公路建设续规划(2009-2012)》,2009年至2012年,余杭将把农村联网公路修到每个自然村,让全区所有农村公路都能相互沟通连接,真正实现货畅其流、人便其行。全区城乡一体的交通路网结构,正在如火如荼的项目建设中逐步完善和成长。
为加快交通项目建设,在项目具体实施过程中,区交通局重点突出“三抓”,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安全的完成。在“抓早”上,首先,以前瞻的目标定位,用超前的、创新的标准谋划干什么,怎么干;其次,充分分析成事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及早采取为实现目标排除障碍的举措;再之积极争取领导和上级部门及沿线各镇乡的支持配合;最后对申报的项目,在提早做好项目申报前的技术前期工作的同时,积极争取省厅、省局的支持,利用好“黄灯”效应,从而使申报的项目全部得到如期的审批。在“抓紧”上,首先是倒排工作计划,确保工作进度的周报、月报、季报制;其次采取现场办公会议、每月一次工地例会、专家专题论证会、乡镇定期不定期协调会、区级部门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再之,对时间紧、任务重的项目,按照紧而又紧的工作要求,抓紧各项工作落实。在“抓实”上,首先是对每一个项目落实项目责任人,并与项目责任人签订军令状,将任务分解到人,并明确每个节点完成的时间要求。根据任务的轻重,每个项目责任人交纳一定的保证金,完成的奖,完不成的罚;二是进行定期不定期的项目督查,及时总结成功的经验,找出存在的问题,力争今天的问题今天解决,形成项目之间扬长避短、勇争一流的工作氛围;再之,对涉及上级、部门和乡镇的有关问题,局领导逐一登门汇报、沟通,及时解决问题,为项目责任人全身心地投入到项目管理之中。
构建城乡一体的公交服务体系
至今年7月1日,区内公交一体化改造的81条线路462辆车提前两年全部完成收购,历时近三年的余杭公交一体化工作画上圆满句号。根据“公交优秀、公交优先”的发展战略,三年来,余杭的公交事业不断发展壮大,公交的运输服务保障能力有效加强,城乡一体的公共交通服务体系正在逐步构建。
目前,余杭区已拥有公交线路125条,全区262个行政村公交通达率达100%,较好地解决了农村广大群众的交通出行问题。公交一体化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公交的社会公共属性得以回归。所有公交线路均可使用公交IC卡,并且与杭州主城区通用。目前余杭区有公交IC卡办理点6处,月办卡量2000张左右,月冲卡量达到了27000余张,IC卡每天的使用人次达到了10万人次,占乘客总人数的40%。今年4月25日起在临平南站、余杭镇长途车站、瓶窑313路车站三个公交IC卡销售点设立的学生公交优惠卡充值点,给我区中、小学生使用学生公交优惠卡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70周岁以上老年人、盲人、革命伤残军人等7类人免费、优惠乘车政策也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有效落实,让余杭市民真正体会到了与杭州主城区的同城同享。
在经过大量的调查摸底及反复意见征求的基础上,《余杭区公交站点优化方案》和《余杭区公交线路三年行动计划(2009-2011)》正式出台。通过3年的努力,余杭的公交将编织成4张网,即区市网、区域网、副城网和镇村网,优化、完善线路布局,减少公交服务的盲区。同时,区交通局进一步深化公交行业管理,制定了《杭州市余杭区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办法》、《杭州市余杭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强化监督考核。并在加强日常监管的同时,积极开展文明公交线路创建活动。目前,全区已成功创建10条文明公交线路。通过交通行业管理部门和公交公司的共同努力,目前我区公交线路的准点率达到93%、一般有责投诉间隔低于397万人次/件,一般有责事故间隔里程690万公里/起,服务质量较一体化前有了明显提高,基本达到公交优秀的目标。
王洪元对记者说,统筹城乡公交一体化是关注民生、保障民生、改善民生的有力举措。城乡公交一体化工作的顺利实施,打破了城市公交与农村客运二元分割格局,整合城乡客运资源,促进城乡客运协调发展,实现了农村群众与城镇居民公交服务的均等化,让广大农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便捷的公共交通带来的实惠。如今,余杭区的262个行政村实现公交村村通,出门乘坐舒适、便捷、安全的公交已不是城里人的专利,使人不分城乡,不论南北,都能充分享受现代文明生活。
目前,区交通局正以统筹发展城乡交通的理念,按照构建现代综合交通体系要求,积极谋划“十二五”交通发展规划,努力开创余杭交通城乡统筹发展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