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经济热点 民营经济 浙江股市 区域发展 专业市场 企业动态 统计数据 浙江产经 浙江楼市

台州生态文明建设:阔步迈向“绿色”时代

作者:鞠贵芹 时间:2010年08月07日 信息来源:台州日报

    空气优良天数在全省设区市排名第二;设区市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率100%,排名第一。2009年,我市环境质量考核指标比往年有较大上升。

    近年来,我市不断推进生态市建设,攻坚克难推进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培育新能源产业,迈向绿色时代的脚步稳健有力。

    从生态市建设抓起

    “要金山银山,更要绿水青山。”在台州,生态文明观念深入人心,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全市各界的共识。从生态市建设抓起,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一种自觉行动。

    2003年底,市委明确提出建设生态市的目标。次年,市政府编制完成《台州生态市建设规划》,市人大作出《关于建设生态市的决定》,各县(市、区)相继完成生态县(市、区)和部分生态乡镇规划。

    市三届三次党代会指出:“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任何发展都必须首先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台州发展的任务很重,但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的任务更重,加快发展必须以生态环保为底线,促进资源的集约利用,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007年6月22日,市委召开三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了台州生态市建设,向全市广大干部群众发出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力推进台州生态市建设”的号召。

    建设生态市,创建绿色家园,我市在行动。农村开展了生态乡镇创建活动,天台县雷峰乡率先实施“垃圾革命”,走出了一条生态之路,被列入“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目前,全市共创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12个、省级生态乡镇60个。

    一度光秃秃的白云山岩仓,如今已披上了绿装。树葬、花葬、草坪葬等不占土地或少占土地的生态殡葬,逐渐为市民接受。治理废弃矿山,倡导生态殡葬,治理水土流失,生态市建设各项工作如火如荼。

    至去年,我市累计完成废弃矿山治理186处,生态墓葬覆盖率达96%,治理水土流失397平方公里,建设清水河道5755公里,建成重点生态公益林282万亩。

    节能减排拓空间

    去年,我市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为2.91万吨、1.17万吨,比2008年分别下降5.94%和5.91%,比2005年分别下降14.46%和18.00%。二氧化硫削减量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

    “十一五”前四年,我市单位GDP能耗连续4年全省最低。万元GDP能耗从2005年底的0.632吨标煤下降到2009年底的0.531吨标煤,累计下降15.98%。

    留住绿水青山,为将来赢得更多发展空间,节能减排是必走路径。

    近年来,我市结合生态市建设和“811”环境保护三年行动和新三年行动,多措并举,不断推进节能减排。

    调结构,促减排,汰旧控新,污染治理与源头把关相结合。近几年来,我市深入实施主要污染物减排战略,加快推进医化、电镀、造纸、印染、食品等重污染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共对700余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实行了关闭、停产、限期治理等措施,医化企业数由1000余家调整到目前的200余家。实现3个省级重点区域、7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18个市级和8个市级准重点区域“摘帽”整治。

    严把能耗增长源头关,提高项目准入门槛。我市在省内率先制定颁布了《台州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办法》,去年对30多个年耗能1000吨标煤以上的项目进行节能评估审查,高能耗项目一律不准“过门”。

    节能减排,企业是主体。宏鑫公司淘汰原高能耗的6台加热炉和退火炉,分期改建6台节能低耗式加热炉,新建4台加热(退火)炉,项目建成后,可年节约标煤12000吨。今年玉环县财政安排了500万元,用于鼓励和引导企业加快节能技术改造,同时扩大能源监测范围,确保500吨标煤以上用能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比上年下降15%以上。

    今年,我市将新上55个节能降耗项目,总投资18.9亿元,上马后每年节约17万吨标煤、496万吨水。目前全市已有40多家企业成为省绿色企业,80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审核工作,清洁生产蔚然成风。

    单位GDP能耗基数低、节能降耗空间小,区域性、结构性、行业性污染仍比较突出,局部生态环境容量饱和。节能减排,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年初,我市出台了节能降耗工作要点,对全年任务进行分解,并与9个县(市、区)和22个市级部门签订责任状。

    循环经济更绿色

    看似毫无用处的淤泥,经加工处理,摇身一变成为新型建材——陶粒。在方远建材科技有限公司,2月份投产的生产线,谱写了变废为宝的又一段新曲。这是我市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个缩影。

    在路桥污水处理厂,沉淀下来的污泥被制成“蜂窝煤”,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又能将下一批“蜂窝煤”烘干。经过这样的循环,污染性的污泥就变成了无害的燃料或园林绿化有机肥,每年可节约污泥填埋、运送、人工等费用五六百万元。

    从资源—生产—消费—废弃物排放,到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价值链的转变承载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使命,预示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无限潜力。

    台州矿产资源稀缺,但台州又是名副其实的“城市矿山”,这得益于发达的固废拆解业。从国外进口废旧金属,经拆解、深加工、制造等工序,废铜烂铁等“洋垃圾”变成汽摩配件、阀门、水泵……我市固废拆解业集中于路桥、温岭一带,历经30余年发展,逐渐走出了金属循环利用的特色路径。

    “垃圾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位于路桥的齐合天地公司,近10年来累计拆解利用各类废旧金属200多万吨,资源总回收率在98.5%以上,共获得铜、铝、钢铁各25万吨、18万吨、150万吨,相当于为国家减少开采铜矿石3750万吨、铝矿石108万吨、铁矿石240万吨。

    目前,我市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废旧金属集散地、最大的电机拆解基地和拆解利用率最高的地区。去年,全市废旧回收与资源利用企业发展到235家,销售产值230亿元。

    新能源勾画新前景

    澎湃的潮水,拂面而过的风,金光四射的阳光,这些平常的自然现象背后,蕴藏着新能源运用与发展的无限潜力。经过多年发展,台州初步形成了潮汐能、风能、核能、生物质能、太阳能等能源产业布局。

    早在1985年,温岭江厦就建成了潮汐能试验发电站,目前该电站总装机容量为3900千瓦,日均发电量2万千瓦时。在风电方面,我市已经建成投产4座风电场,包括临海括苍山、椒江大陈岛、天台山、温岭东海塘。临海上盘、三门健跳、玉环沿海也正在抓紧规划新的风电场。

    在生物能利用方面,台州迈出了可喜的步伐。目前农村累计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260多处,既减少了农村污染,又给百姓生活带来实惠。

    进军太阳能产业,台州企业积极分享新能源产业“蛋糕”。公元太阳能公司把光伏电站建进世博会,为台州赢得了声誉。太阳能光伏领域,涌现了索科特、双鸽、宝利特、索日光电等一批企业。

    目前,我市正致力建设新能源产业长效发展、扶持机制,培育、壮大和发展我市具有一定优势的新能源产业群,尽快形成新能源产业链。

  • 161人
  • 0人
台州 相关的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