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能大了,员工却少了
从单一的塑胶太阳镜,到近视、近散、老花、老散、平顶双光、圆顶双光、无形双光和渐进多焦点等上万种变色镜片,沈如清说,现在,凡是世界上叫得出名的任何近视镜片,英舒公司都能生产。
“这种镜片多少钱一副?利润多少?”
面对记者的提问,沈如清笑着回答,每副出厂价平均100多元,国外一转手,每副卖到100多美元。至于利润,他说,这是商业机密,不能告诉,但十分可观。
在偌大的英舒公司,记者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生产比较繁忙,但员工却寥寥无几。
沈如清介绍,过去,他的企业全部是人工生产,规模小、产值少,员工却多达五六百人。现在,生产一副变色镜片,要经过配料、搅拌、合模、浇铸、温烤、勾边、镀膜、防辐射等80多道工序,而且企业规模和产能比过去翻了十几番,员工却大幅度减少,连管理人员在内,全厂只有50多人。
这是怎么做到的?沈如清的回答只有简短的9个字:因为生产过程全自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