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发展、共享普惠为原则,残疾人康复、教育、维权、保障、就业、创业等各项工作呈现出新活力。
目前我县各类残疾人约3.9万人,持证残疾人12229人。为促进全县残疾人事业的健康发展,依法扶持保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我县全面实施残疾人共享小康工程,将1929名残疾人纳入了低保,对二级及以上的低保残疾人和所有低保精神智力残疾人全额发放低保金,为家庭人均收入在低保标准150%以内的二级及以上低保边缘残疾人,参照低保残疾人补助补助标准发放低保补助金;对生活不能自理的一级重度残疾人实施集中托养或居家安养,集中托养和居家安养分别为每人每年补贴9000元、4500元,截至目前,我县已对54名重度残疾人实施了集中托养,有269名重度残疾人享受居家安养。同时,从2004起,在全县大规模实施残疾人“安居工程”,五年来已投入资金700万元,为678户贫困残疾人实施了危旧房改造,实现了残疾人居住无危房。
残疾人的康复工程是一项直接受益于残疾人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我县大力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为149名低视力残疾人配送助视器,为510名残疾人听力障碍者配送助听器,为71名下肢缺失者免费安装假肢,为1902名白内障患者实施了复明手术。同时,持续开展低保精神病人免费送医送药活动,每年免费为全县近200名低保精神病人开展健康体检、配送抗精神病药物。并逐步加大康复知识培训力度,近年来,共对各级残疾人组织机构工作人员为医疗机关康复人员等开展康复知识和业务培训2600余人次,进一步提高为残疾人服务的能力。
同时,我县积极开展“全国白内障无障碍县”和全国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县创建,建成了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在全县各乡镇(街道)设置了169个残疾人社区康复站,27个康复技术指导小组,形成了以县残疾人康复指导中心为龙头,社区康复服务站位基础的全县残疾人康复服务网络,为全县12000名持证残疾人建立了康复服务档案,按需提供康复服务,基本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的总体目标。
残疾人的劳动就业是解决残疾人问题的根本,也是解决残疾人生活问题的关键所在。为此,我县积极开展免费残疾人自强创业扶持工程,设立残疾人自强创业资金,从事种植业和养殖业,自谋职业或创办家庭工厂,残疾人新办企业或老企业新投入,残疾人扶贫基地,在给予贴息贷款的基础上,视情况再给予一定的经济扶持。通过这些扶持政策,先后建立残疾人扶贫基地23个,目前已有500多名残疾人加入了自强创业行列。据统计,近年来,我县集中安置残疾人就业1605人,分散按比例残疾人就业933人,个体就业3345人。全县有劳动能力的残疾人就业率达8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