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间:2020年07月31日
信息来源:
“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有了建设指南
为深化落实“放管服”改革要求,规范和提升“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实现企业和群众“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也不跑”,该部印发《“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当前,各地积极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看,各地对“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认识和理解不统一,工作模式和标准各异,一些地方仅限于提供网上预约、网上查询等简单服务,存在部门信息共享不到位、网上办事能力不足、服务质量待提高等问题。
根据《指南》,“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是不动产登记信息管理基础平台在互联网端的服务延伸,主要包括建设网上“一窗办事”平台、升级改造不动产登记系统、完善扩展信息共享集成等三项任务。
其中,在网上“一窗办事”平台建设方面,《指南》提出,平台应具备以下主要功能:用户注册和登录、网上预约和申请、资料配置、进度查询、网上支付、电子证照、查询服务、信息公开。
为深化“放管服”改革,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国令第722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通知》(国办发〔2019〕8号)等有关要求,部研究制定了《“互联网+不动产登记”建设指南》,现予以印发。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规范推进“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持续推升不动产登记便民服务水平。
《指南》要求,各地应充分利用已有不动产登记信息化基础,统筹推进各级网上“一窗办事”平台建设。省级可建立全省统一的网上“一窗办事”平台,有条件的市县也可建立网上“一窗办事”平台,并与国家、省级网上“一窗办事”平台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