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首页  财富故事 创业报道 创业榜样 创业政策 网络创业 理财课堂 创业手册 创业项目 前车之鉴 资本动态 学生创业

别把精力放在收效甚微的地方

作者: 时间:2020年06月24日 信息来源:

   别把精力放在收效甚微的地方

 
  在我十多年的职业生涯中,做过设计师,也做过产品经理,从手机类产品到智能家居,从PC端的大型软件到移动端的App,参与和主导的产品种类很多,但是无论做哪一种产品总会遇到不少人对一些收效甚微的地方纠缠不清,他们美其名曰“要打造极致的用户体验”,却不知道已经浪费了很多时间精力。以下就介绍我自己实际遇到的几种有代表性的案例,相信无论你是产品“汪”、设计“狮”还是程序“猿”都会有启发。
 
  案例一:没有重视产品的基础体验,却对细枝末节的地方争论不休这个案例讲的是一个移动端的App,主要功能是给一个公司或团队的成员用于移动办公。比如,可以创建会话组讨论问题,创建任务,召开语音会议,管理文件,考勤,审批等。可以看出这款App主要是解决团队成员的协作和提高工作效率。在我刚开始加入这个产品团队组建设计师队伍的时候,发现产品团队对这个App的基础体验极度忽视,却一个劲的要求设计团队改App的L0g0。设计师出了很多方案,然后由产品总监组织跟周边团队甚至高层领导做一轮轮的评审,每个人提各种主观意见,然后又再一轮轮修改。
 
  除了改L0g0,也会对界面里的小图标提出各种修改意见,还有字行间距、字体,等等。似乎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是一种追求产品极致体验的态度,才会有乔布斯的感觉。这个产品的功能比较多,所以分属不同的产品经理负责不同的功能模块,每个产品经理的作风又不一样,当时由于设计团队比较弱,导致这个App整体的设计很混乱。产品、设计、开发花费了大量的精力在这些设计细节方面,结果还不理想。
 
  可是对于产品的基础体验呢?我自己刚开始使用时发现有很多基础体验的问题,诸如消息推送不及时,短信验证码发送失败,图片传送速度慢,文件打开错误,出现闪退现象,等等。每当我给产品研发团队提这些问题的时候都是以各种技术难度或是认为出现概率小为理由驳回,这些真正需要立即修复的基础体验问题却没有人用心去跟踪解决,反而把大量精力放在了细枝末节的地方。
 
  案例二:没有对产品的主要需求精益求精,却在次要功能上投入巨大精力这个案例讲的是一个智能硬件产品,来自一个创业团队,团队创始人是我的朋友,我作为一名交互设计师友情协助做设计。这个智能硬件是针对美国的家庭,帮助他们收快递。美国人通常都是独家独户,跟中国城市里的小区不同,快递员送快递前一般不会电话联系,遇到家中没人要么会拿走(第三次就会退回发件人),要么直接放门口(可能导致丢失)。这个智能硬件类似一个储藏盒,安装在美国人家门口,快递员来了之后扫描包裹上的条码就可以打开储藏盒,然后就可以将包裹放入并再锁上储藏盒。这样不需要收货人在家等待签收,一般情况下也可以防止被偷走。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产品的主要需求其实就是能追踪用户的包裹,需要事先将包裹上的条码存储到储藏盒中,然后快递员可以方便的扫码打开储藏盒完成货物投递。在整个产品的规划和开发过程中对这个主需求完成了开发后就开始做各种延展的功能,比如提供快递员给收件人留言的功能,可以一个账号绑定多个设备的功能,可以完成退货功能,可以在App上联系订单对应客服的功能,在App上推送广告的功能,等等。在我看来很多功能相对于这个智能硬件的主需求来说都不重要,有一些功能完全可以采取不断迭代的方式逐步提供给用户,并没有必要在一开始就投入大量精力。
 
  于是这个产品原计划是在去年圣诞节前夕可以出货,但是由于不停地增加次要功能严重影响了产品档期。对于主要需求对应的场景也是没有做很完整的考虑,比如如何更快速的从用户绑定的邮箱中获取包裹的条码,对于未获得条码的情况怎么处理,断电断网时的处理,对快递员操作的指引,等等。
 
  这个案例就是非常典型的不够聚焦,以为提供了大而全的功能才是一种极致的用户体验,但是却导致主需求满足得不够好,甚至耽误了产品的研发周期。通常情况下,互联网产品要首先瞄准一个最小的功能集合,也就是主需求的场景做完善,提供给用户后再根据反馈来做快速迭代,而不是一上来就做完所有可以想到的内容,这样只会导致主次不分。
 
  案例三:没有仔细分析实际受众是谁,就开始考虑怎么打广告最后一个案例严格意义上来讲不算一个产品,但是也很具有代表性。这是来自一个刚做运营的小朋友的例子。他的公司要给一个国际学校招生,他的工作是通过一些市场和运营的手段来吸引客户,进而带来学生数量。他跟我说要到地铁里投放广告,还说广告很贵,等等。我们姑且把一个广告的设计和投放也看成一个产品。它也是要根据受众的需求进行广告的制作并做推送,如果没有仔细分析清楚,那么收到的效果就会有限。
 
  听到他的想法,我第一时间就提出了反对意见,因为他根本没搞清楚自己的用户是谁。国际学校招收的学生虽然是刚上高中的人,但是真正的客户却是这些学生的家长。可以分析出来这些家长的孩子大概是正在上初中,那么家长的年龄大约40多岁,既然有条件让孩子上国际学校那么家境一定不错,这些家长基本上都是处于公司的管理层或是有自己的公司。那么这样的一群人会是去挤地铁的人吗?就算是偶尔乘坐地铁会拿地铁里免费的广告册吗?所以,如果真的花精力去做地铁广告,可以判断实际到达率一定非常低。
 
  虽然我不是从事市场运营这样的领域,但是也可以通过简单的分析得出很多市场运营活动或广告效果不理想。因为和做产品的思路一样,没有把握住核心需求和用户,就会走偏方向,从而浪费精力却收效甚微。
 
  来源:努力,是为了可以选择 作者:沐丞 著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0人
  • 0人
最新文章
版权和免责声明:
1.凡注有“浙江民营企业网”的文章,均为浙江民营企业网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2.未注明来源或转载自其他媒体的文章,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果您认为文章有可能损害您的利益或知识产权,请与我们联系。

关于我们 | About zj123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建议留言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 最新资讯

客服:0571-87896971 客服传真:0571-87298208 543059767 1091140425

中国电子商务网站百强 © 2002-2012 zj123.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监网监

浙ICP备11047537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