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时间:2020年06月24日
信息来源:
当制度成为习惯
在企业规范化管理的进程中,最困难的事情是什么?
只要有过管理经验的人,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建立并推行一整套企业管理制度。企业制度是规范化管理的载体,也是企业竞争力的基础。问题是,在企业内部实行制度化管理,绝对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问题的根源并不在于制度本身有多么复杂,也不在于建立制度文本化的过程有多么高的技术含量,而是在制度推广以及执行过程中,我们有可能遇到巨大的阻力。
制度的推广与执行,说到底其实就是与我们的“习惯”以及由“习惯”而养成的某种“势力”作斗争。从根本上而言,制度的出发点往往是高度“利他”的,它所保证的是一种承诺、一个契约,或者是大多数人公认并遵循的一个平台。依托于制度之上,我们可以在最大的限度上保证集体的绩效(请注意,这里所说的绩效,还包括效率的意思),但有可能不得不牺牲掉部分人的利益或发展空间。
当美国第32届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意识到自己个性中的不良习惯可能 影响到自己的政治前途时,就将它们一一列出,从最可能影响成功的坏习惯开始,一直纠正到微不足道的小毛病。他把改正坏习惯作为一项“制度”去遵守、去执行,直至自己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受尊敬和爱戴的总统之一。
在我们企业中有许多职工也因长期遵守各项制度,养成了良好的工作习惯而被评为先进或得以升职。但也有部分职工由于不良的工作习惯常常受到处罚。人的习惯是决定成功与否的重要因素;人的习惯可以通过制度的约束和主观的努力而改变。
观察发现,在我们的工作中“习惯”无处不在,有的人在上岗前总是按照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劳保用品的规范穿戴、交接班的询问、设备运行状况检查等,但也有少数职工人一到岗完事大吉,工作中马马虎虎、稀里糊涂;有的人工作习惯于雷厉风行,有的人总是慢慢腾腾得过且过等。
习惯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可它无处不在,时刻左右着人的工作态度,影响着工作质量,进而决定个人的成败。从许多名人传记中可以看到,每位成功者都有许多良好的习惯,这些好习惯来自哪里?是富兰克林?罗斯福作为“制度”去遵守的一张 “清单”,是对企业各项制度的自觉遵守。
每个人无论做什么工作,都应该重视用制度去约束自己的行为,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企业的优秀职工,才能得到大家的赞赏。作为一名企业职工,我们应该自觉养成遵章守纪、爱岗敬业、雷厉风行等良好的工作习惯,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而尽心尽力、尽职尽责。
文章摘抄于:《管理中的心理学》 作者:赵海男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建议。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